丽水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丽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1年12月
一、 工业发展基础 4
(―)“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成就 4
工业经济主导地位显现 4
工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 5
工业生态文明先行发展 6
“十二企业 技术中心12家;2010年在规模以上企业中,高新技术产业 %%,省级以上名牌产品、 驰名(著名)商标、区域品牌等各类品牌逾100个。
工业发展平台建设成效较大。突出建设10个省级生态 工业园区及25个乡镇工业功能区,规划面积由2005年的25 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221平方公里。截止2010年,生态工 , 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71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724亿元, %,平均投资密度、工业经济密度 、。
以工业发展平台为依托,强势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 程”,加大工业投资。全市实施了 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骨干 企业的技术装备加快更新。五年引进工业项目1000个,项 目总投资442亿元。累计完成限额以上工业投资420亿元, 其中制造业投资302亿元,分别比“十五”时期增长1倍和 倍。
工业生态文明先行发展
“十一五”期间,立足生态优势,以“建设生态文明、 推进跨越发展”为战略目标,启动“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综合 配套改革试点”,努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 以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经济较快发展。全市狠抓节能减 排,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单位生产总值综 合能耗稳步下降,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升,园区生态化改造 取得明显进展。与
2005年相比,2010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 综合能耗下降了 20%,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了 25%, 化学需氧量下降了 1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了 %。 全市生态环境质量连续七年居全国前列、全省首位,探索出 一条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同步提升的文明发展之路。
总的看,“十一五”时期是丽水不断强化实施“工业强 市”战略的五年,是工业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先进制造 业不断提升的五年,是着力探索工业生态文明先行发展的五 年。五年的实践证明,实现工业化仍然是现代化进程中艰巨 的历史任务,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不可逾越,工业是工业化建 设的主导力量,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符合丽水实际。“十二五” 时期,丽水实施全面小康跨越工程,主要还得靠工业,必须 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坚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不动摇, 坚持工业带动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动摇。
(二)“十二五”时期工业发展背景
“十二五”时期,丽水工业处于深度变化的宏观经济背 景中。国际方面:全球经济正在摆脱金融危机,逐步走向复 苏。危机催生经济变革的巨大动力,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 序幕已经拉开。在大宗商品价格震荡、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 变化等全球治理问题突出的压力下,绿色经济、生态文明日 益成为普遍追求的发展模式。国内方面:工业化、信息化、 城镇化加快推进,我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宏观经济 政策更加注重民生福祉,扩大内需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长期 方针,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我国具备在较长期 保持经济较快发展的基础条件。进入新的经济环境和发展阶 段,丽水工业正处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型升级的关 键点。
工业发展面临四大机遇
区域经济地位提升的机遇。一方面,随着建设海 峡西岸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丽水区位条件从原 来地处浙西南山区和长三角边缘,一变成为长三角连接海西 的重要节点。丽水可望充分利用新的对外开放通道,主动融 入和参与海西经济区建设,近距离对接先行先试政策和产业 合作,激发新的发展活力。另一方面,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 趋势的加强,丽水与温州、金华等周边地区产业联动发展格 局加快形成。这些地区现正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显现实 行产业扩张和梯度转移的大动向。丽水有望更深程度融入区 域经济一体化,更大规模吸纳外来投资,更有效地推动工业 发展上新台阶。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当今世界普遍高度重 视保护生态环境,推行可持续发展,绿色制造正成为21世 纪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中共浙江省委作出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的决定,确立生态省建设方略。作为浙江省首个国家级生 态示范区的丽水,生态环境质量在全国领先,生态经济地位 迅速提升,具有发展绿色经济和吸引外来投资的较大潜力, 具有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现实可能。顺应可持 续发展大趋势,加大生态资源利用力度,加快发展生态工业 经济,是丽水市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着力点。
建设工业发展大平台的机遇。中共浙江省委、省 政府提出建设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和大企业的战
丽水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