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词韵律知识荟萃.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诗词韵律知识荟萃
【格律概述】
“格”是一种样式,是形式上的东西;“律”是规律、规范。
“格律”不是诗的唯一,仅是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分意境与格律,
古今论证不休的矛盾并非格律之争。而是意境与格律的天梓倾斜,救“意”还是
保正,在此先行谢过诸师友
【近体、古体】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 在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 成熟。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 也称为古体。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 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 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 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 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 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 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 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近体诗。
【用韵】
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 宋人增广《切韵》,编成《广韵》,共有二百余韵。实际上唐宋诗人用韵并不完 全按这两部韵书,比较能够反映唐宋诗人用韵的是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韵》, 以后的诗人用韵也大抵根据《平水韵》。
《平水韵》共有一百零六韵,其中平声有三十韵,编为上、下两半,称为 上平声和下平声,这只是编排上的方便,二者并不存在声调上的差别。近体诗只 押平声韵,我们就只来看看这些平声韵各部的韵目(每韵的第一个字):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 灰、H 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 蒸、H 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光是从这些韵目就可以看出古音和今音已大不相同。有一些在古代属于不 同韵的,在现在已看不出差别,比如东和冬,江和阳,鱼和虞,真和文,萧、肴 和豪,先、盐和咸,庚和青,寒和删,等等。
如果我们具体看一看各个韵部里面的字,又会发现一个相反的情况:古人认为属 于同一韵的,在今天读来完全不押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 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 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 韵,是近体诗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 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
现代人写近体诗,当然完全可以用今韵。如果要按传统用《平水韵》,则 不能不注意古、今音的不同,读古诗更是如此。这些不同,有时可以借助方言加 以区分,但不一定可靠,只有多读多背了。
【四声】
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梁武帝曾经问朱异:“你们 这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一下马屁:“就是'天子 万福'的意思。”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 中古汉语的四声,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
这四声中,最成问题的是入声。梁武帝接着又问:“为什么'天子寿考'
不是四声?”天、子、寿是平、上、去,考却不是入声,可见当时一般的人也搞
不清楚什么是入声。
那么什么是入声呢?就是发音短促,喉咙给阻塞了一下。一类是以塞音t,
p, k收尾,另一类是以喉塞音?收尾。在闽南语和粤语中,还完整地保留着这
四种入声,在吴语中则都退化成了较不明显的?收尾了。以t, p, k收尾的入声,
并不真地发出t, p, k音。塞音在发音时要先把喉咙阻塞一下,然后再送气爆破
出声。在入声中,只有阻塞,没有送气爆破,叫做不完全爆破。比如英文的stop,
美式英语在发这个词时,并不真地发出P音,而只是合一下嘴就完了,这就是不
完全爆破,也可说是一种入声。
在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了。原来发音不同、分属不同韵部的入声字,
有的在今天读起来就完全一样。比如“乙、亿、邑”,在平水韵中分属入声四质、
十三职、十四缉不同韵,在普通话读来毫无差别(用闽南语来读,则分得清清楚
楚,分别读做ik, it, ip) o
入声的消失也导致了古、今音声调的不同。一部分古入声字变

古诗词韵律知识荟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73 KB
  • 时间2022-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