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河湟杜牧的诗词及赏析.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河湟杜牧的诗词及赏析
关于河湟杜牧的诗词及赏析
  河湟 杜牧 唐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河湟杜牧的诗词及赏析
关于河湟杜牧的诗词及赏析
  河湟 杜牧 唐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注释】:
  ①河湟:今青海省和甘肃省境内的黄河和湟水流域,唐时是唐与吐蕃的边疆地带。湟水是黄河上游支流,源出青海东部,流经西宁,至甘肃兰州市西汇入黄河。《唐书·吐蕃传》曰:“世举谓西戎地曰河湟。”
  ②元载:字公辅,唐代宗时为宰相,曾任西州刺史。大历八年(773)曾上书代宗,对西北边防提出一些建议。借箸:为君王筹划·留侯世家》载,张良在刘邦吃饭时进策说:“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
  ③留神:指关注河湟地区局势。
  ④旋见句:指大历十二年元载因事下狱,代宗诏令其自杀。东市:代指朝廷处决罪犯之地。《汉书·晁错传》:晁错在汉景帝时任御史大夫,对削藩定边指出不少建议,但景帝听信谗言,仓促下令杀了他。行刑“错衣朝衣,斩东市。”


  ⑤弓剑西巡:指帝国以武功安定边防。“不西巡”则指不恤边事。《水经注·河水》:“阳周县桥山上有黄帝冢。帝崩,唯弓剑存焉。”《唐会要》:宪宗于元和十五年正月驾崩,年四十三。此句与其次句关联,言宪宗未及实现安边安排就去世了。
  ⑥牧羊两句:《汉书·苏武传》:“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此借苏武喻河湟百姓身陷异族而忠心不移。
  ⑦凉州:本唐王朝西北属地,安史之乱中,吐蕃乘乱取之。李唐王室出自陇西,故偏好西北音乐。
  【赏析】:
  此诗旨在讥刺当时的统治者无心国事而只知享乐,表达自己对国家边防的忧虑。前四句感慨宰相元载提出过收复失地的建议,却遭陷害;宪宗李纯在看地图时,也曾感叹过河湟地区的失陷,常想复原失地,但未及西征,便赍志以殁。后四句写河湟地区的'百姓虽然沦为异族臣民,身着戎服牧羊驱马,但却仍旧“白发丹心”地忠于汉家王朝。可是当朝统治者对此却无所谓,而只是对“凉州歌舞曲”感爱好,过着悠然享乐的生活。
  此诗写法有两个特点。一是用典故影射时事。元载、宪宗、张良、晁错、苏武等皆已作古,而其故事各具内涵。二是转折和对比。前四句在意思上即为两组转折,突出壮志难酬的历史缺憾。后四句是白发心丹心的汉臣与沉迷歌舞的“闲人”对比。此“闲人”又与前四句中有安边之志的元载、宪宗形成对比。全诗深寓讽刺之意。


  安史之乱爆发后,驻守在河西、陇右的军队东调平叛,吐蕃乘机进占了河

河湟杜牧的诗词及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圭圭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07-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