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狩猎波尔卡》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直观地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及波尔卡的特点;
,培养孩子们倾听音乐与合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感受乐段,用打击乐准确地为乐曲伴奏。
教学方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情境铺设、引导聆听、小组讨论等。
教具: CAI课件、打击乐器
设计理念及教学思路:《狩猎波尔卡》是一堂小学二年级的音乐欣赏课。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小学低段的欣赏,主要目标是能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而《狩猎波尔卡》乐曲的一开始,就是非常直观的枪声,学生一听就能明白,教学目标一下就能达到。那么,怎样才能让这节欣赏课有内容可上,是我在备课时绞尽脑汁考虑的问题。于是,我紧扣《狩猎波尔卡》标题中的狩猎与波尔卡两个要素,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声势律动法,创编了一套典型的奥尔夫声势律动,并将声势律动加上故事情节,从孩子们喜欢的夹心饼干作为切入点,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波尔卡ABA的结构特点。有声势律动的铺垫与ABA结构的理解与感受,后面打击乐为乐曲伴奏的环节进行得水到渠成,并在反复聆听及演奏打击乐中感受到了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吃夹心饼干吗?
生:……
师:大家来说说看,它为什么叫夹心饼干呢?(出示夹心饼干)
生:……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饼干直观形态入手,为后面理解乐曲ABA结构做铺垫。】
师:对,夹心饼干就是上下两块是一样的,中间夹着奶油、巧克力等其他不一样的东西。其实呀,音乐也有夹心的音乐。今天,老师就带来了这样一首夹心乐曲,乐曲的名字叫《狩猎波尔卡》。什么是狩猎呢?
生:……
师:其实,狩猎就是打猎的意思。早在一百多年前,皇宫贵族们特别喜欢去野外狩猎。成群的马队在森林里穿行,(边讲故事边用课件演示)肩上的猎枪闪闪发光,忽然,前面的猎狗发现了猎物,于是他们开始追逐、围捕,狩猎活动就这样开始了。有一位作曲家就将他们狩猎时的情景谱写成了这首《狩猎波尔卡》。一百多年过去了,这首乐曲仍然被很多人所喜爱。为什么会把这首乐曲叫夹心音乐呢?我想考考大家,自己到音乐中去寻找答案吧!【设计意图:故事讲述,激发学生对欣赏内容的兴趣;预留悬念,是为了让学生对乐曲充满好奇、探索欲。】
欣赏《狩猎波尔卡》
(一)聆听
听完之后提问a:你在音乐中听到了哪些声音?
b:让你印象最深的声音是什么?
生:……
师:好,现在让我们骑上蓝色战马,一起去感受那激动人心打猎场景。仔细听,枪声一共出现了几次?
师:一共出现了几次枪响?
生:三次
师:分别出现在乐曲的什么时候?
生:开始、中间、结束的时候。
师:这些枪声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
【设计意图:从最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枪声入手,引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
(二)活动
,每一个动作教两遍。
拍手:X X X X ︱ X X X X ︱(贵族们的马队向我们走来,多神气呀!让我们一起鼓掌欢迎吧!)
跺脚:X 0 X 0(听,贵族们的护卫队在前面开路呢!)
捻指:X X X X(呀,看见森林里的树精灵在跳舞吗?)
拍腿(散响):0 X X X ︱0 X X X ︱(三只讨厌的毛毛虫爬上了裤
欣赏《狩猎波尔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