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县桃溪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工作方案
桃溪是我县境内最大的一条水系,是晋江东溪的源头,发源于我县和德化县交界的戴云山脉南麓的雪山,由西北向东南流,经锦斗、蓬壶、达埔、石鼓、五里街、桃城、东平、东关汇入山美水库。集雨面积476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壶东溪、霞陵溪,整个流域涉及11个乡镇共118个村(社区),。桃溪流域山多林密,森林覆盖率高,植被保护良好,但与之不相协调的是流域内受工业、农业、生活和生态不同程度污染,影响了桃溪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制约了永春城市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2011“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加大我县桃溪流域综合整治力度,提升桃溪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实效,促进桃溪流域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实现桃溪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桃溪水清澈洁净地汇入泉州人民的生命库——山美水库,结合我县实际,现制定桃溪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贯彻治水新思路,通过水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维护桃溪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积极开展桃溪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工作,切实做好保护晋江上游水资源、
保护永春母亲河,促进永春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重现“绿水青山”,支撑永春城市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把永春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侨乡。
二、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水利工程、环境工程、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以及对流域内人口综合素质的教育提升、水污染源头治理、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等措施,实现桃溪流域“水清、堤固、园靓、路畅、岸绿、房美”的总体目标,达到河流防洪安全、水质洁净优良、生态系统良性、景观文化永续。
三、治理思路
1、生态防洪防枯。在满足桃溪流域防洪要求的同时,还要保护和修复桃溪主河道的原生态,实现治水新思路。通过实施防洪堤建设、生态驳岸建设、河道疏浚和采砂规划等技术措施,既保障汛期沿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又保持河流在非汛期的自然形态和生态特性。
2、水质改善与保持。通过对桃溪流域内实施污水截流工程、点源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水系污染防治工程、沿岸城镇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工程等水污染防治措施,保持水域的洁净水质。进一步强化河道本身对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特别是采用天然生态砾石河床、滩潭技术等处理手法,使水体得到净化和曝气。
3、生态修复与建设。通过人工湿地景观建设、河滩湿地工程建设、曝气和滩潭工程建设、生物多样性促进等措施,对桃溪流域特别是干流内的生态进行保护与修复,确保流域内生物多样性,
使湿地景观成为融入城市和乡村的“天然景色”。
4、
景观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通过对桃溪主河道及主要支流两岸一重山范围内的绿化和集镇溪滨公园的规划建设,做好桃溪流域内乌髻岩、雪山岩、东溪大峡谷、普济寺、百丈岩、魁星岩、万春寨、文庙、云峰岩等人文旅游资源的综合规划和整治提升,保护与建设桃溪两岸的河道文化遗产廊道,确保文化河流的永续利用。
5、两岸土地综合利用及建设开发的控制。根据河流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总体要求和生态资源的综合评价、生态安全框架,对桃溪两岸的用地按照保护、保育、生态缓释、控制利用和适度开发进行划分和控制,实现桃溪两岸土地有序、高效的综合利用及建设开发。
四、组织机构
桃溪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是一项工程投资大、工程量多、涉及面广、实施时间长的综合性工程,治理内容涉及国土、住建、交通、公路、环保、卫生、旅游、农业、林业、水利、水土等专业部门,治理范围涉及锦斗、呈祥、苏坑、蓬壶、达埔、吾峰、石鼓、五里街、桃城、东平、东关等11个乡镇。为进一步确保桃溪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有效实施,明确工作职责,提高工作实效,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永春县桃溪流域综合治理领导组”和“永春县桃溪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指挥部”。
1、“永春县桃溪流域综合治理领导组”,由县长任组长,相关县领导任
副组长,相关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任成员(详见永委〔2011〕199号文件)。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及“永春县桃溪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指挥部”。
领导组办公室职能:作为领导组日常办事机构,组织召开领导组会议;组织协调项目建设指挥部和各部门、乡镇开展工作,就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向领导组汇报。
2、“永春县桃溪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指挥部”,由县委副书记任总指挥,相关部门和乡镇分管领导任成员(详见永委办〔2011〕73号文件),指挥部下设办公室。
指挥部办公室职能:
⑴按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指导和协调桃溪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立项工作,向上级争取对应项目和资金,争取将桃溪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列入2012-2015年省级或国家重点项目。
⑵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把桃溪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纳入相关部门、乡镇的
永春县桃溪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工作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