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行为教案2.doc. net 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 . net . net 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 . net 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学习目标: 1、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和意义。 2、初步学会用观察法研究一种常见小动物的行为,知道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3、说出社会行为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应用。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和意义难点:观察小动物的行为学习过程一、情境引入 1、播放一段有关蜜蜂蜂群生活的片段。 2、列举说出自己生活中所观察到的蚂蚁、白蚁、猴、象、鹿、狒狒、等生物的群体生活的有关现象。 3、讨论这种生活的共同特征。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说出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和意义。 1、自学教材 P37-38 ,结合“白蚁群体成员的分工”图和“狒狒的群体生活”图,对比不同动物社会行为的特点。 2、小组讨论,交流所总结的“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 3、结合前面所学有关“动物行为的意义”, 讨论总结动物“社会行 . net 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 . net . net 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 . net 为的意义”。 4、拓展反思:比较一只野兔的生存情况和一个猴群的生活状态, 说明各自生长和存活的不同。学习任务二、知道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学会观察小动物。 1、学生分组完成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 作出假设: 根据蚂蚁会成群跟随前面的一只蚂蚁去直接获取食物作出假设。制定实验计划(提示学生可根据教材 P39-40 图示来讨论设计); 讨论和完善计划; 实施实验计划,观察预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反思实验得失。 2、拓展反思:不同的生物群体内信息的交流是否一样?可通过教材 P39 中内容来讨论总结。学习任务三: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播放课件:“性引诱剂在生产中杀虫的良好作用”,同学们讨论根据社会行为的特征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三、系统总结: 通过观察蚂蚁、狒狒的生活得出社会行为的特征、意义、信息的交流及应用。四、尝试应用: 不少昆虫有趋向光源的习性。昆虫都有趋光性吗?根据你的生活 . net 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 . net . net 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 . net 经验作出假设, 并任选 3---5 种昆虫, 如家蝇、菜粉蝶、蟑螂、蟋蟀、瓢虫、蚂蚁等,
社会行为教案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