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管理学概论
、扬善性
伦理与效益:伦理经营可能在短期支付大量成本,但与企业的长期经营效益成正相关;
伦理是企业的道德基础,可能产生超常规的效率。
二、管理理论的发展
1、早期管理思想 管理活动(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
1、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与劳动分工论
2、欧文的人事管理思想
3、巴贝奇报酬原则与利润分配制度
2、古典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 组织管理理论——法约尔
1、工作定额制度 2、标准化制度 五个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3、差别计件制 4、第一流工人制度:适合的工作且有进取心 14 条管理原则
5、额外管理制度 6、管理职能和作业职能分离 1、分工:效率 2、公平
评价:1、科学管理观念的引入 3、团结 4、人员稳定
2、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5、首创精神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3、分离管理、作业职能:管理从一种活动成为一种职业, 7、纪律 8、秩序:人和物及其所能
提高了管理效率,为管理理论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9、统一命令 10、统一指挥
4、工人是“经济人”,重视技术性因素而忽视社会因素,分 11、权力与责任 12、集权与分权
工过细工作乏味。 13、等级链 14 报酬合理吉尔布雷斯夫妇:时间和动作的研究,用摄影来研究手和身体动作。
甘特:甘特图(进度计划)、计件奖励工资制
福特:创立了第一条流水线
3、行为管理理论
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早期称人际关系学说,后来发展为行为科学。
梅奥及霍桑试验 Z 理论
1、工人是“社会人” 比较了日本和美国企业不同的管理特点后,参照
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X 和 Y 理论,提出来的新理论。
3、提倡新型的领导风格。 将东方的人文感情揉进了管理理论,强调管理中
4、关心工人。 文化特性,由信任、微妙性和亲密性组成。
推翻了从泰勒以来人们把人看做成经济人的假设,为管理学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即开始重视
人、研究人的行为。
4、现代管理理论
社会系统学派 1、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协作系统三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联系
巴纳德 2、非正式组织
3、经理人员的职能:规定组织的目标、选聘和安排员工、建立和维持组织信息系统
4、管理具有艺术性,经营管理需照看好组织的内外部条件
系统管理学派
管理学概论(尤建新+周三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