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荆公改字》教案(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方格教案).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荆公改字》教案(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方格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荆公改字》教案(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方格教案),以供借鉴。
《荆公改字》本课是一篇文言文,《课程标准》规定,,你有什么感受与体会?

用自己的话把《荆公改字》这个小故事讲一讲,能写的可以写下来。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展开适当联想。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荆公改字》教案二
教学目标:
,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了解王安石炼字的经历,理解课文的意思。
,学习古人对知识的严谨态度。
教学重点:
读通并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
教学难点:
品读体会课文,学习古人对知识的严谨态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设下悬念
背诵诗歌《泊船瓜州》
王安石选用绿”字,还有一段故事呢,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二、练习朗读课文
,随机指导。
(指名读、同桌间合作读、齐读)

三、指导学生理解古文的大概意思


四、学习生字
认读生字。口头组词。指导书写“荆”字。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抄写注释。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述课文。
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深入理解课文
。通过比较,赏析“绿”字
点拨学生体会“绿”字的妙用:;b.“绿”字还给人以鲜明的色彩感和剩机感;c.“绿”字和“还”字还有内在的联系,明媚的春色更引发了诗人想回家的念头。
指导吟诵,教师小结。
一个“绿”字,表达了眼前一片景,胸中无限情;一个“绿”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绝句;一个“绿”字,使王安石改字成了千古佳话。所以,我们在写作时也要注意遣词用句。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强烈的思念之情。


重点词语:圈去
注 复圈去 旋 如是 始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严谨认真的态度。
三、布置作业
《泊船瓜州》。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荆公改字》说课稿
一、
说教材
分析这一板块的主题是推敲,包括三篇文言文,
、 、 《贾岛推敲》《荆公改字》《欧阳定稿》 《荆公改字》一文选自南宋
。表现的是古人严谨创作、反复推敲的学习态度。洪迈的《容斋续笔诗词改字》卷八,主要讲的是《泊船瓜洲》一诗草稿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王安石改来改去,换了十多个字,最后才确定为“绿”字。课文虽然短小,所表现出的王安石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炼字精神是足以让人深受感动的。课文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王荆公的绝句《泊船瓜洲》,第二部分是“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的修改过程。
二、
说教学
目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顿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从课初的学生初读,指名读,教师指导读、范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荆公改字》教案(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方格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79277932
  • 文件大小40 KB
  • 时间2022-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