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术治疗跟腱断裂【摘要】寻求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四区法手术修复开放性跟腱断裂 23 例。结果随访 ~ 年, 疗效评定采用 Arner 拟 Lindholm 评定法, 优良率 100 %。结论本方法操作方便,易于掌握,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有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跟腱断裂手术自 2003 年 11 月至 2006 年7 月,采用四区法在本院创伤中心急诊手术室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 23 例,获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病例资料本组 23例,男 19例,女4例; 年龄 17~ 53岁, 平均 38岁。左侧 15例, 右侧 8例, 均为开放性跟腱断裂。受伤原因:刀、玻璃、铁片及瓷器碎片等割断 21例, 车祸伤 2例。断裂平面: 距跟腱止点 2 cm 以内 12例,2~ 2 5 cm 10例,5 cm 以上 1例。断面呈斜形 10例, 横断 12例, 不规则形 1 例。完全断裂 22 例,不完全断裂 1 例。 手术方法本组均在局部麻醉下手术, 取俯卧位, 对创面彻底清创后重新消毒铺巾。在两侧远近端分别适当延长伤口,注意仔细保护腱膜,勿过多地剥离跟腱周边正常皮肤, 保护腱周血供。将断端沿切面大致分为四等份, 采用 kessle r 法,用 1拟0 强生尼龙线先缝合腹侧的两个区。缝针自断面进针, 两侧横形缝线距断面 1 cm , 向断面顺行出针, 然后将踝关节跖屈打结, 线结埋入断端内, 这样将跟腱完全断裂转变为部分断裂。同法缝合背侧两区。4拟0 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腱周膜,若断端有撕裂应修整后缝合。 术后处理术后予踝关节跖屈 30°, 屈膝 30°, 以长腿石膏托固定 4周, 此间可行足趾活动。4 周后改踝关节跖屈 30° 短腿石膏固定,锻炼股四头肌力量及膝关节活动; 6 周后拆除石膏, 穿高跟鞋练习踝关节伸屈及小腿肌力并逐步练习行走。 2结果 23 例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 ~ 年。疗效评定采用 Arner 拟 Lindholm 评定法[1],优: 患者无不适, 行走正常, 肌力 3 无明显异常, 小腿周径减少不大于 1 cm , 背伸或跖屈角度减少不大于 5°;良: 有轻度不适, 行走稍有不正常, 肌力较健侧减弱, 小腿周径减少不大于 3 cm , 背伸或跖屈角度减少在 5°~ 10° 之间;差: 有明显不适, 跛行, 肌力明显减弱, 小腿周径减少大于 3 cm ,背伸角度减少在 10° 以上,跖屈角度减少大于 15°。结果:优 21例,良2例, 优良率 100 %。术后再断裂 1 例,经再手术后痊愈,疗效为良。 3讨论 手术方法的选择开放性跟腱断裂多为直接切割所引起, 其腱束断面整齐或基本完整, 腱旁组织损伤一般也较轻, 且此类损伤多在急诊手术修复, 一般以断端直接缝合为主。但间断和褥式法抗张强度低, 不能使肌腱缝合口承受较大的张力, 也不能使断端对合良好, 外露线结多, 异物反应大,术后粘连发生率高,且易造成跟腱断端腱束劈裂, 影响肌腱愈合质量。其他形式的修复如 Bunnell 法、双十字交叉法及改良 Bunnell 法等,缝线易在断面分布不均,使断端对合欠佳。于常胜等[ 2] 研究认为,跟腱愈合过程中, 腱周组织的修复起着关键性的桥接作用, 虽然在横断的肌腱部分
手术治疗跟腱断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