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汉斯· 昆的《世界伦理构想》的论文【摘要】天主教神学家汉斯· 昆所倡导的世界伦理理想自 20 世纪后期以来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我国知识界的很多学者也开始关注这一论题,并有部分学者参与到了关于世界伦理的讨论当中。【关键词】汉斯·昆《世界伦理构想》汉斯· 昆在 1990 年写了《世界伦理构想》这本书,在里面提出了“没有世界伦理,则没有人类的共同生活;没有宗教间的和平, 则没有世界的和平;没有宗教间的对话,则没有宗教的和平”这一著名的口号,对于何谓世界伦理?世界伦理有何必要性和可能性? 它的实现途径是什么?世界伦理的基础是什么?世界伦理的理想是否存在着理论上的困难?解决困难的出路是什么?等等这些疑问, 作者试图在这本书中都给出对上述问题的全面系统的阐述。一、为什么我们需要一种全球性伦理前言的第一句话“没有世界伦理,则人类无法生存”可以看作是汉斯· 昆写作本书的基本动机。这一动机从人类生存的高度出发,强调世界伦理的必要性,本书的主体部分从事关人类生存的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开篇,体现了他的思路。昆关于世界伦理的设想出于强烈的现世关怀,从必要性开始逐步展开论证其可能性。对于世界伦理的解释,他反对把世界伦理理解为一种统一的宗教或统一的意识形态,而认为应理解为“一些相互有联系的、有约束力的准则、价值、理想与目标”。 1. 从现代到后现代汉斯· 昆认为 1918 年一战结束是现代向后现代转变的转折点, 他将后现代界定为对现代的扬弃。他对现代性的政治制度、经济模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分析,指出它们潜存着深层的危机,蕴含着自我毁灭的因素,而造成这一切情况的原因归根到底是现代性的思维范式,这种思维范式是有作为现代性内在精神的启蒙理性自身的弊端所导致的。. 2. 伦理学有何用一个简单的回答就是“后现代的人类需要共同的价值、目标、理想以及共同的对未来的憧憬。”汉斯· 昆从人类心理和世界秩序两角度进行说明。从心理需要的角度, “人们能感觉到一种无法根绝的愿望,希望遵守点什么,信赖点什么”;从世界秩序的角度: “没有世界伦理就没有世界秩序”。昆认为后现代的伦理学应该是责任伦理学而不是成就伦理学或思想伦理学,三种伦理学是相互补充的,当然责任伦理学处于更优先的地位。 3. 信教者和不信教者之间的联盟信教者和不信教者之间的联盟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必要性在于:人类面临着“失去旧的定向传统和定向机构以及随之而来的最为糟糕的定向危机。”。联盟的可实现性在于不信教者和信教者不仅拥有共同的最基本的价值标准,而且他们可以在共同维护这些价值标准的过程中结成联盟。 4. 处于自治与宗教这一紧张区域中的伦理汉斯· 昆首先考察了科学和哲学,认为两者都不能为伦理的终极基础提供绝对的解释,有限的人不可能达到为伦理提供终极基础的要求,只有一个绝对无条件的东西才能成功的解释伦理的终极基础的问题,各种宗教无疑都用这种绝对的东西,他说: “最起码对于先知宗教,如犹太教、基督教以及伊斯兰教来说,这是所有有条件的东西中唯一无条件的。它能解释伦理所要求的无条件性与普遍性。”他接着从四个方面解释了宗教的基本作用。 5. 世界宗教和世界伦理各种宗教都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与实践方案,它们之间存在诸多相互矛盾和冲突的部分,但是应该看到它们之间也有一些基本的共同点,汉斯· 昆试图发掘这些共同点。这些共同点包括六个方面, 各大宗教所拥有的
解读汉斯·昆的《世界伦理构想》的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