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及分解
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及分解1
设计背景
学习完《2—5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这天有位小挚友突然问我:“老师我知道了5的 分解与组成,可是我们立刻就六岁了,你能告知我们6的分解与组成吗?”,源最近我们学的《树的名片》、《树妈妈写信》两首诗歌,孩子们知道秋天到了,树妈妈忙着写着信,树妈妈告知小动物们要做好过冬的打算,结合诗歌的内容,本次活动以尝试为小动物分房子,幼儿通过自主探究动手操作,感知6 的分解组成,驾驭6的5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驾驭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相互交换的规律。
活动围围着给小动物分房子进行,每个幼儿都分到6只小动物,小动物各不相同,有的是6只小狗、有的是6只小猫、还有的是6只犀牛、6只大象、6只狮子等。每个幼儿还一张画有两座房子的图。形象可爱的教具,再加上幼儿乐于帮助小动物分房子的喜悦心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主动性。在第一次给小动物分房子并记录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探究,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在展示幼儿分房记录时,有的孩子没有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还有的分出的一组数字合起来不是“6”,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驾驭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赐予关注。接下来引导视察幼儿无序的分法,老师并演示给6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引导学习有序进行“6”的分解组成,幼儿视察“6”的分解式,初步驾驭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相互交换的规律。幼儿在其次次为小动物分房子时,驾驭了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房的结果。活动在嬉戏《找挚友》的欢快气氛中结束,幼儿通过探究、操作、沟通、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爱好最优化的结合。
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及分解2
活动设计背景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化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在日常教学中发觉,平常执教数学活动中较重于记忆和训练,无趣味性,幼儿对学习数学提不起爱好。在参与“国培”后,学到“幼儿是在嬉戏中学习,在嬉戏中成长。”于是确定调整教学思路,以嬉戏及操作取代以前的记忆和训练,以达到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学习爱好的目的。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亲自操作,相识并熟识6的组成及分解,驾驭6的5种分法。
2、培育幼儿的视察力,分析力和培育幼儿对数学的爱好。
3、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敏性、逻辑性。
4、培育幼儿比较和推断的实力。
5、有爱好参与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相识并熟记6的5种分法
活动打算
,分解图一幅。
。
,可拆卸苹果卡片若干,篮子若干个。
活动过程
。
如老师问:5可以分成几和几?
小挚友答:5可以分成1和4。
:
出示6的组成,分解图一幅.
老师:今日鸭妈妈很兴奋,因为它请了几只鸡宝宝来家里做客,小挚友们,你们看一下鸭妈妈请了几只鸡宝宝来做客呀?(老师出示6只鸡宝宝的卡片并和幼儿一起数数共6只)
老师:鸭妈妈要把鸡宝宝支配住进两个房子里,是两个房子喔。但是它不知道要怎么样安排这6只鸡宝宝,有多少种方法可以让鸡宝宝住进去呢?方法是不能重复的,看一下哪几位小挚友能帮鸭妈妈把鸡宝宝支配房子住进去,好不好?
请小挚友到讲台前把鸡宝宝的'卡片粘到画有房子的黑板上。老师记录每一次分出来的结果。再把小挚友分出来的几种方法总结归纳得出5种分法。
6 6 6 6 6
/ / / / /
1 5 2 4 3 3 4 2 5 1
,令幼儿发觉把一个数分为两个数,而这两个数合起来又等于这个数。分解出来的数,左边的数进1,右边的数就退1,还可以把分解出来的两个数调换过来,
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及分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