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盐酸氯普鲁卡因在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盐酸氯普卡因为盐酸普鲁卡因的氯化酯类局部麻醉药。本文以盐酸利多卡因作为对照( 理论应与普鲁卡因对照,但普鲁卡因不用于硬膜外麻醉) ,就其在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中应用的麻醉效能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 2005 年6 月至 2006 年4 月无心肺疾患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拟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剖宫产 40 例,年龄 20~30 岁, ASA I~ II级。随机分为盐酸氯普卡因组(A组) 和盐酸利多卡因组( B组) ,各 20 例。两组病人年龄、体重差异无显著性( P> )。 麻醉方法两组病人术前均未用药。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输入平衡液,建立心电、血压和脉博饱和度监测。取左侧卧位, 2 选择 L2-3 棘间隙为穿刺点, 硬脊膜外腔穿刺成功后向上置硬膜外导管 3cm ,A 组注入 2% 盐酸氯普鲁卡因 5ml ,B 组注入 2% 盐酸利多卡因 5ml 作为首次试验量,如 5min 后无全脊麻征象,再分别给予 2% 盐酸氯多卡因 10ml 或 2% 盐酸利多卡因 10ml ,术中按需追加局麻药。 临床观察(1) 观察麻醉效果: 痛觉开始减退时间和痛觉完全消失时间均采用针刺法每分钟测定一次, 痛觉恢复时间以痛觉消失时间至痛觉恢复时间,阻滞范围的测定在给足全量后 5min 测定痛觉减退的神经下段数。(2) 观察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 P< 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痛觉开始减退时间、痛觉完全消失时间、痛觉恢复时间 A 3 组均较 B 组短(P< ) ,见表 1 。用药前后呼吸、血压、心率变化两组差异无显著性,见表 2 。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表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略) 表2 两组麻醉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比较(略) 3 讨论氯普鲁卡因在化学结构上与普鲁卡因非常相似, 采用化学修饰方法将对氨基苯甲酸的2 位上用氯原子取代即成氯普鲁卡因, 使其被血浆胆碱酯酶水解的速度增加 4~5 倍,而且很少发生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1 ] 。从 20 世纪 60 年代起先后在美国和西欧国家广泛用于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和硬膜外阻滞麻醉, 其麻醉强度为普鲁卡因的 2倍, 代谢速度为普鲁卡因的 5 倍,副作用为普鲁卡因的 倍。氯普鲁卡因的-CL 基因由于解离系数较大,从受体上解离速度也较快, 且脂溶性增加, 代谢速度快, 因此氯普鲁卡因具有潜伏期短、起效快、效能强、恢复也快等特点。本观察结果表明, 2% 盐酸氯普鲁卡因与 2% 盐酸利多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时, 其麻醉阻滞范围相当,但 2% 盐酸氯普鲁卡因的痛觉开始减退时间、痛觉完全消失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均快于 2% 盐酸利多卡因(P< ) 。本观察还发现, 氯普鲁卡因组一旦痛觉恢复, 病人即迅速出现明显的 4 疼痛, 这可能与氯普鲁卡因在局部组织中即被胆碱酶水解代谢有关。将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的硬膜外麻醉, 是利用其起效快、效能强、代谢迅速、在母婴体内半衰期短这些重要特征,尤其是极少透过胎盘,对胎儿的影响微乎
盐酸氯普鲁卡因在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