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神病患者便秘的护理作者:邹华钦吴金花陈小容童雪花【关键词】精神病;便秘;护理便秘是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便秘的发生常常影响精神病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从而影响治疗效果,便秘可致患者头痛、乏力、食欲不佳、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 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如不及时处理, 可能导致麻痹性肠梗阻,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 及时发现与早期治疗住院精神病患者便秘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尤为重要。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选取 200 6年1 月~ 200 6年12 月在我院住院的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 )均符合《中 2 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 版( CCMD 拟3)[1 ]精神疾病诊断标准。(2)3d 不排大便者。共入组 90例, 其中男 68 例,女 22 例,男女比例约为 3:1 ;年龄 15a~ 68a; 平均住院 90d。 方法每天当班护士跟踪患者大便情况, 并做记录。以9d 为一周期。从患者住院第 1d~ 81d对 90 例患者进行观察。 2 结果 患者便秘次数与住院天数的关系,见表 1。表1 便秘次数与住院天数的关系(略) 表1 显示, 90 例患者中出现便秘者 59 例( % ), 其中女 24例,男 35例, 多数为一次便秘。患者住院 1d~ 54 d 内便秘者比例较高,说明急性期发生便秘者较多见。 住院期间男、女患者发生便秘次数与住院天数的关系,见表 2。 3 表2 男、女患者便秘次数与住院天数的关系(略) 表2 显示,一次便秘的患者以女性为主,两次便秘患者以男性为主。 便秘的原因(1) 抗精神病药物: 具有抗胆碱能及镇静作用,主要以抗 M 胆碱受体为主,可减少胃肠分泌,抑制胃肠蠕动而导致便秘。(2) 精神因素: 排便是通过神经反射来完成的, 精神病患者的焦虑、恐惧、强迫观念等精神因素可抑制外周自主神经对大肠的支配引起便秘。(3) 住院所致患者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原有的排便习惯被打破。(4 )个体差异。 预防便秘的措施(1) 对于顽固性便秘者, 尽量选用抗胆碱能及镇静等副作用小的药物, 以便使药物副作用引起的便秘减少到最低限度[2]。(2) 合理调配饮食: 督促患者进食前 30 min 饮温水 200 ml~ 300 ml, 每日饮水 2000 ml~ 2500 ml, 以保证机体有足够的水分; 鼓励患者多吃含粗纤维的蔬菜及水果, 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3) 指导患者多参加工娱疗活动及力所能及的劳动[3]; 采取腹部热敷按摩等促进胃肠蠕动。(4) 指导患者每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4], 尤其对精神衰退、思维障碍、生活能力低下者, 护士督促其排便。(5) 对于年老体弱、长期卧床、认识障碍患者、生活 4 自理能力差、智能发育不全的患者应重点观察[5], 定期检查患者的腹部, 发现患者烦躁不安、腹痛、腹胀要及时询问, 查明原因, 对症处理。(6) 加强心理护理, 帮助患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7) 必要时应用缓泻剂。对便秘患者采取措施后, 38 例患者便秘症状消失, 43 例患者症状得到缓解,有效率为 90% 。 3 讨论便秘可导致患者头痛、乏力、食欲不佳、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 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 同时可引发其它症状, 如座疮、暗疮、轻度毒血
精神病患者便秘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