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耕地抛荒的原因.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耕地抛荒的原因、及对策
祁阳县农广校 曾平阳
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与金融安全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安全,而耕地的多少、耕地是否抛耕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业比较效累。面对这一状况,大部分农民选择了“只求够吃,不图有赚”的心态,致使相当部分农民不愿种田,更不愿意多种田,因而造成耕地抛荒。
4、耕地地力下降。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水土流失、工业污染、农业投入品的过量使用,耕地污染加剧,导致耕地土壤退化、耕地质量下降,土壤有害物质残留增加,种植业产出比不高,农产品质量下降。
5、土地流转困难造成抛荒 。造成土地流转难的原因,既有土地权证不清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土地流转机制不够健全,缺乏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等因素。当前农村中“有田无人种和有人无田种”的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农业税免除后,有些农户自己不想种,也不愿别人种,从而造成部分土地抛荒。
6、农业劳动力缺乏,农户无力耕种。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家就业的青壮年劳动力少,而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劳动力是少之有少,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大部分是素质低、年龄偏大的老年人和妇女,因而耕作水平较低、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差、耕种面积较多,致使一些农户不得不放弃部分耕地,造成抛荒撂荒。同时还有部分农户因全家外出或迁移,所承包的耕地尚未流转出去不得不撂荒。
7、农业技术缺乏,农民不会种田、种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18-35岁的青壮年农民大多数在外务工,他们中很少有人从事过种植业,不会育秧,不会看季节种瓜、种豆,不会看农作物病虫害,不会施肥等等占到青壮年农民的65%以上。
二、对策
要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抛荒,必须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特点,以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展开工作,多措并举综合治理,给农业、农村、农民注入新的活力,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一)行政推动。1是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切实予以重视。充分认识到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增加粮食产量、稳定粮食自给率、确保粮食安全任务艰巨。充分认识解决耕地抛荒问题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恢复抛荒耕地生产作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各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2是明责任。要建立“县级领导包镇负责、任务分解到乡镇村、台账建立到农户”的粮食生产管理制度,明确乡镇长、村长是粮食生产第一责任人,分管农业的负责干部为第二责任人。对连片抛荒3亩以上、零星抛荒5亩以上及双季稻率低于90%以上的乡镇党政一把手,将及时启动问责程序;同时要建立奖罚机制,各乡镇驻村干部拿出部分的津贴、对各村拿出一部分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作为制止耕地抛荒押金。3是严考核。县委、政府要成立里成立制止耕地抛荒常年督查组,并将督查结果纳入重点工作考核,进行重奖重罚,严格落实奖罚措施,不过场。
(二)科技化。1是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引导和激励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结合阳光工程项目的实施,加大对农户培训力度,促进学员学习应用农业科学

论耕地抛荒的原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42605778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