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最美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1世纪最个下午,黑云像一队队奔赴战场的士兵,从我们所在的山腰间擦肩而过。及至傍晚,天空中开始飘落星星点点的雨滴。第一场雨飘洒下来,骤凉下来。紧接着,第二场第三场的雨洒落下来,我们不得不一层一层地添加衣服。等到把所有的衣服都穿到了身上,雨水夹杂着冰雹开始不再分场次持续不断地降落在周围的山林中,高大的冷杉树冠也无法给我们遮风挡雨了。
我们进入到各自的帐篷,在狭小的空间里等待黎明的到来。想着从早晨到晚上天气的几经周折,变幻莫测,让人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奇妙无比。一天中它都能有着翻天覆地的神奇演变,那么在亿万年的自然演化中,又有多少我们所不知的世间万物,被它摧枯拉朽般创造着、变化着,甚至毁灭着呢。不用说喀纳斯群山大地和湖泊沟壑是如何演化而成的,单说我们眼前双湖的这条山谷,就隐藏着说不尽道不完的自然之谜。从那仁草原到喀纳斯湖,在这条不足10公里的“∪”型谷里,布满了几万块大大小小的冰川漂砾,它们小的有几百公斤重,大的有上千吨重。这些大大小小的花岗岩石,和这条山谷里的固有的石头格格不入,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它们是从远方而来的不同种类。它们有的静卧在沟底,有的立在险峻的山腰,有的旁边生长着有几百年树龄的巨大落叶松,有的从石头底下流淌出清澈的山泉。再看看分布在谷底的表面巨大的羊背石,它们大的足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而且在几公里的范围内连续不断地出现,在喀纳斯的其他区域很难见到如此壮丽的冰川遗迹奇观。虽然它们经历了几十万年的风霜雨雪,但表面的冰川擦痕依然走向分明,清晰可见。不用细说也会明白,这些漂砾和擦痕全都是现代冰川运动的结果。可以想象,当年冰川在不断运送来漂砾的同时,也在用它巨大的力量切割着早已在这里定居的岩石。它们运动的力量是何等的排山倒海,不可一世。这条充满无限奥妙的山谷,分明是喀纳斯区域存活着的地质博物馆。
夜里,我几次被帐篷上方阵阵密集的敲打声吵醒。起初,我努力地判断这声音到底是在下雨还是在下雪。我是多么希望外面在下雪,那是我们此行所要等待的。但这声音确实像是在下雨,因为它打在帐篷上的是重重的嗒嗒声。如果外面是下雪,那么它打在帐篷顶上的声音一定是轻柔的沙沙声。现在,这声音打在帐篷的顶端,既像雨又像雪。我用手从里面拍打帐篷,听到了雪在帐篷上滑落的声音,才断定是真的在下雪。我明白了,当山林中的气温还不够寒冷,空气中又充满了湿气,飘落而下的雪粒就会包含着水分,它们的重量就会加大,落下的速度就会加快,敲打物体的声音就会加重。这样的雪,即便是落在了地上,也会很快融化的。但不管怎样,现在从天而降的,毕竟是我们所盼望的双湖的初雪。就这样听着雪落帐篷的声音,我一次次地入眠,又一次次地醒来,内心荡漾着无限的兴奋和喜悦。
10月5日的早晨,我是在周围几个同伴快乐的尖叫声中醒来的。帐篷的内部比昨天缩小了不少,现在只能容得下我一个人的躯体。我用劲向外推帐篷,四周全是重重的积雪,帐篷已经被夜晚不断滑落的积雪快要压塌。
我努力从歪歪斜斜的帐篷里钻出来,朦胧中我看见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几个同伴已经各自占据了最佳的拍摄位置,不再有人去打水、捡柴和做饭,那些人间烟火的烦琐事情对于现在的我们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这是一个多么美好而宁静的早晨。天空中云雾缭绕,它们一改昨晚的黑暗狰狞而变得轻盈弥漫。我们的脚底和周围的群山都被白雪所覆盖,所有的树种都变成一种颜色,挂满了晶莹剔透的柔软雪花。山谷中的双湖隐约可见,睡眼迷蒙。眼前的这幅图画凝固在朦胧的晨曦中,呈现着淡蓝色的格调。我观察眼前这条由西而东的山谷,它和自北而南的喀纳斯湖形成了一个直角,正好把喀纳斯湖在四道湾处的西岸撕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站在双湖的山腰上,不光能看到双湖,没有云雾时,还可以看到喀纳斯湖的一小部分。这就是著名的一山看三湖的壮美奇观。在这里观赏三湖,无论什么季节,双湖的颜色始终是清澈湛蓝的。而喀纳斯湖就不同了,它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天它也是湛蓝透底的,到了夏天,从上游白湖流下来的河水会让它由蓝变绿,及至秋天,随着流入的花岗岩粉末的不断增多,湖水的颜色会变成乳白色。所以,喀纳斯湖是喀纳斯区域三百多个湖泊中,唯一一个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变色的湖泊。这时,一道阳光撕破云层从云缝间喷薄而出,整个山谷在接受了阳光的照耀后,雾气开始由谷底像梦游一般缓慢升腾。双湖在这雾气升腾中,一会儿显得清晰,一会儿变得模糊。很快,双湖周围树梢上的落雪渐渐融化了,它们被还原成本来的颜色。
大自然的力量真是变幻莫测,无穷无尽。春夏秋冬,四季演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1世纪最美散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