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力
一、力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方向或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或者物体由静止
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形变是指形状发生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
万有引力。
(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1)重力的大小叫物重。
(2)物重与质量的关系:物重跟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式中,G 是物重,单位牛顿(N);m 是质量,单位千克(kg)。g=。
(3)物重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同一物体在靠近地球两极处物重最大,靠近赤道
处物重最小。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或与水平面垂直)
(2)应用:重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
:
(1)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2)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以外。
四、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叫摩擦力。
(1)两物接触并挤压。
(2)接触面粗糙。
(3)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1)静摩擦力: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相对运动属于滑动,则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
(3)滚动摩擦力:相对运动属于滚动,则产生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
(1)决定因素:物体间的压力大小、粗糙程度。(与接触面积及速度大小等无关)
(2)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1)增大摩擦的主要方法: ①增大压力;
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主要方法: ①减少压力;
②使接触面光滑些;
③用滚动代替滑动;
④使接触面分离。
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比如甲、乙两个物体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
乙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
由此我们认识到: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第九章 力与运动
一、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
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平衡力。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
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简单记为:等大、反向、共线、同体。
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
:①不同点:平衡力一定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而相互作用力
一定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②相同点:等值、共线、反向。
(1)己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
第八章 力和运动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