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第一张,共五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海伦·凯勒
(1880-1968)
美国女作家 教育家
社会活动家 演说家
一岁半时因患猩红热而盲聋哑
第二张,共五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1)第三天
表达对亲情和大自然的关爱
表达对知识的渴求
表达对世人日常生活的关心。
第二十张,共五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作者说,如果“由于某种奇迹”,她可以睁眼看三天,她将如何安排这三天?
第二十一张,共五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她将如何安排这三天?
白天
看望梅西夫人、 约朋友来 家 、看小狗、 房间里的一切、散步、 看落日
第一天
晚上
回忆这一天
有生命和无生命的朋友
第二天
第三天
白天
晚上
参观自然史博物馆
和艺术博物馆
看戏
人与自然的历史
白天
游览纽约城 看日常世界
晚上
看戏剧 回忆
日常人的生活和世界
表现作者对亲情与自然的重视。
表现作者对人类文明、历史、文化和精神的关注
表现对世人生活的全面考察。
课后练习2
第二十二张,共五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有了三天光明的海伦·凯勒,为什么首先要“长时间地凝视着我亲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梅西夫人的脸”?
梅西太太是为海伦打开外面世界的人,作者对她充满了感激和尊敬之情。
(第9节)
她是一个……的人,
第二十三张,共五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讨论:
我希望从她的眼睛里看到能使她在困难面前站得稳的坚强性格,并且看到她那经常向我流露出的对于全人类的同情。
提示
表达了对自己启蒙老师深深的爱。(是老师使作者获得了新生。)
(第9节)
同时也展示了老师的人性之美和人类之爱。
第二十四张,共五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能见到光明的喜悦。
“当黄昏降临,我将由于凭借人为的光明看见外物而感到喜悦,当大自然宣告黑暗到来时,人类天才地创造了灯光,来延伸他的视力。”这句中“喜悦”指的是哪种喜悦?“人类天才地创造了灯光”这一说法中的“天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人类创造光明的赞美。
(第14节)
第二十五张,共五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因为作者想看看人类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看看历代的兴衰和沧桑之变。
作者在第二天想要参观博物馆的原因是什么?
而如此众多东西无法在一天中看完,所以,作者选择去参观博物馆。
第二十六张,共五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想象中她参观了哪些博物馆,分别看到了什么?
作者参观了自然史博物馆,看到了各种动物、不同肤色的人种,恐龙骨架、剑齿象,动物与人类的进化过程、人类建造居室的工具。
还参观了首都艺术博馆,看到了埃及、希腊、罗马的艺术、雅典武士、阿波罗、维纳斯、胜利女神雕像、米开朗基罗、罗丹、拉斐尔、达•芬奇、伦勃朗等的绘画。
第二十七张,共五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如何理解作者在能见到光明的第三天,最后一眼要看的是一场热闹而有趣的戏剧,以期“领略一下人类心灵中的谐音”?
海伦•凯勒的奇迹是在逆境中甚至可以说是在绝境中创造的。“绝处逢生”取决于什么因素?从人的本体角度来看,取决于一个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坚强不屈是海伦非凡生命的一个基点,而乐观向上的品质,更是她创造奇迹的源泉和亮点。作者虽写了“假如”中的三天时间,但却展示了自己最突出的精神品质。联系到第一天她最想看到自己教师的愿望,可以认为,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里充满着真挚的友爱和乐观的情怀。
第二十八张,共五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提到了“看得见的人”对诸多奇观的忽略,如何理解其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怎样认识海伦·凯勒心中的“奇观”?
在节选部分中,有7个地方提到了“看得见的人”,这中间有善意的批评,也有真诚的规劝。提醒有健全的五官和四肢的人,要意识到这种天赋的可贵。要充分利用眼睛和其他感官,感受生活的美好,做幸福的人,充实地活着。这种情感是真挚的,是关爱的。海伦•凯勒说,“由黑夜变成白天”是“奇观”,这对正常视力的人来说,如果不会感到“激动人心”,似乎还可以理解。但对于历史和艺术的“奇迹”和巧夺天工的纽约塔,人们的眼睛也“看不见这壮美的奇观”,这确实是我们每个身体正常的人要进行反省的:我们是不是对生活缺少了必要的欣赏、必要的热情和美感。
第二十九张,共五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有些景象令人愉快,使人陶醉;但有些则是极其凄惨,令人伤感。对于后者,我绝不闭上我的双眼,因为它们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它们面前闭上眼睛,就等于关闭了心房,关闭了思想。”怎样理解这段话?海伦·凯勒具有怎样的性格特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