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个人参考
美育教案:品味《芦花荡》之美
杨晓艳
【教学目标】
1、学习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刻其中一个女孩受了伤,他发誓要为女
孩报仇。他引诱鬼子进入他的埋伏圈,用锋利的钩子把鬼子钩住,用竹篙痛打鬼子。(大意
正确即可)
3、主人公:老头子。刻画手法: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神态。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
4、主题: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四、老英雄人物形象美
(1)老头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年龄将近六十
岁了,可是他像青壮年一样,充满了活力,无所畏惧,为苇塘里的部队输送粮食等。
(2)还表现在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上,他对同胞姐妹充满了挚爱,对日本鬼子满怀
仇恨,大菱受了伤,他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并且付诸实际行动。
(3)还表现在他的过于自信自尊上,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
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他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在过封锁线时,认为万无一失,
女孩子受了伤,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这些都体现了他的过于自信和自尊。(插入解
决“这一性格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这是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
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
发出来的。)
(4)还表现在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他为了给大菱报仇,预先在水中设好埋伏。然后在船
头放一大捆新鲜的莲蓬,引诱鬼子上当,把他们引入埋伏圈,然后痛打鬼子。
五、景物描写之美
《芦花荡》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但是我们读后并没有感到非常的凄惨,没有
让人感到压抑,而是感到写得非常优美,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其中一个原因,是得宜
于作者对白洋淀美丽风光的描绘。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关于环境描写的句子,揣摩这些景物
描写的句子的作用。
1、画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四人一组讨论,明确答案。
2、体味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
第一处景物描写的句子——文中第一自然段。
体味:“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气氛。“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
子”写出了淀水的晶莹清澈和白洋淀自然环境的优美。可是,在这美丽的周围,敌人的炮楼
林立,封锁和监视着这片革命根据地。白天,这里一片死寂,连水鸟也“紧紧藏到窝里躲避
炮火去了”,只有到了深夜,才能听到它们“飞动和唱歌的声音”。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
爱和憎。“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把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的生存姿态
烘托了出来。
3、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四人一组,讨论分析,分析合理即可。
4、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
六、主题之美
战争年代,我们的英雄们用他们英雄的行为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篇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
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呢?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行为来回报我们的英雄和报效我们祖国呢?请
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想法。
七、小结
今天,我们从美育的角度了解了课文,然而真正的爱国情感,是从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开始,从你接
美育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