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隔震技术.pdf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工程结构减震控制——二、隔震技术(由 everyeasy 整理撰写)

二、隔震技术
“隔震”,即隔离地震。在支座,隔震系统的本构关系取等价双线型恢复力模型,图 3 所示为隔层系统的恢复力特
征;(2)实际隔震系统与等效刚度系统周期相同;(3)实际隔震系统与等效刚度系统阻尼自由振动的位移包
络线相同。
隔震系统本构关系的确定是计算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响应的关键。在本研究中取等价双线性模型。等价
双线性模型中的 k1、k2 两个刚度,为隔震系统的等效刚度。隔震系统的刚度和阻尼比分别 k 和 ,则通过
二者可得到隔震系统的等效刚度 k1、k2。
(2). 滑移隔震技术
摩擦滑移隔震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把建筑物上部结构做成一个整体,在上部结构和建筑物基础之间
设置一个滑移面,允许建筑物在发生地震时相对于基础作整体水平滑动。由于摩擦滑移作用,削弱了地震
作用向上部结构的传递,同时,建筑物在滑动过程中,通过摩擦耗散了地震能量,从而达到减震的效果。
滑移隔震技术与抗震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点 [9] :
①.解决了地震的超烈度问题。地震烈度是人们根据地质因素人为制定的,由于地震动的随机性,
加之记录地震的时间与地球寿命相比很短,很难在地震发生时将地震烈度定准,而抗震、减震有很多
人为对自然的依赖性,很难解决超烈度问题。采用了滑移隔震技术后,由于地震超烈度变化对建筑物
的影响很小,如按烈度十度计算与按烈度九度计算变化很小,这就非常可靠地解决了地震超烈度问题。
②.避开由于建筑物自振周期和地震周期接近而产生的共振 采用滑隔震技术后,由于滑移隔震层
的作用,不论地震波的频带与建筑物自振频率如何接近, 均不产生共振,从这个角度讲滑移隔震的防震
效果可高达 90%以上。在众多防震技术中,只有滑移隔震技术唯一具有不产生共振的优点。
③.地震中建筑物的加速度放大问题。现有的抗震方法中,由于房屋与基础牢固地联接在一起,地
震作用下,建筑物是一个加速度的“放大器” ,形成所谓的倒三角形分布,对于建筑物十分不利。采用
滑移隔震技术后,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加速度不仅不放大而且还有所变小,变形相应减小。这对
处理建筑物受冲撞最厉害的底层部位和薄弱层部位十分有利。
④层间剪力过大的问题。现有的抗震方法,建筑物受到很大的层间剪力,特别是砌体结构,层间
剪力常常是造成破坏的重要原因。采用滑移隔震技术后,层间剪力仅为

隔震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辰GG
  • 文件大小411 KB
  • 时间2022-07-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