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弹力绷带在固定 临床运用体会【关键词】弹力绷带; 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 ; 固定传统的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 固定方法是用透明的敷贴或者无弹性的纱布条固定,由于固定面积小、无弹性, 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而且临床上还常常出现滑脱的现象。 的固定一旦移位或者滑脱必须重新置管, 不但影响了治疗而且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经济负担。弹力绷带的使用在很好地解决导管滑脱、移位这一问题的同时也起到了进行局部压迫止血、减轻疼痛, 减少机械性静脉炎发生几率的作用,极为有效地保护了患者的外周血管。弹力绷带在其他方面的运用也很多, 现将它的临床运用简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 168 例,男 107 例,女 61例; 年龄 16~ 68岁, 最短留管时间 8 天,最长 91 天,留置 PIC C 2 用于化疗、高价静脉营养及定时输注抗生素等。 绷带的选取要取得良好的固定效果,正确地选择弹力绷带和包扎是很重要的,选取时应根据 置管肢体的上臂臂围选取弹力绷带长度, 要做到松紧适宜、大小合体, 既能起到对 有效固定作用, 又不妨碍手臂的血液循环, 我科目前使用的是 3M 公司的宽为 7cm 长为 15~ 20cm 的弹力绷带。 使用方法将裁剪好的弹力绷带放置于透明敷贴的正上方从一端开始以第一圈稍松, 第二圈稍紧, 环绕于上臂, 弹力绷带的可粘性另一端将很好地固定在手臂上, 值得注意的是需将肝素帽套于弹力网状绷带内, 输液治疗时只要将弹力网状绷带向上反折约 5cm, 露出肝素帽即可, 以免平时受到污染[1] 。 2 结果 145 例患者整个治疗过程 管无任何不良反应,出院拔管, 18 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肢疼痛, 红肿, 局部硬结, 4 例患者出现渗血, 1 例患者诉上肢无力。 3 3 讨论对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观察后,针对主要问题, 总结如下。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静脉炎,表现为局部疼痛、红肿, 静脉条索状改变, 原因是置管前期机械性损伤, 后期化学刺激和特殊体质[2] , 弹力绷带的有效固定就可以减少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因为传统的固定方法为单纯透明膜固定,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如贴膜受潮、患者沐浴、出汗、入睡、肢体活动、烦躁、脱衣服等就不可避免出现导管拉出或自行脱出的危险, 机械性的刺激又导致静脉炎发生增加,导管一旦移出体外或脱出必须重新置管, 不但影响治疗,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弹力绷带的有效固定也要求弹力绷带的长度、宽度、松紧度适宜, 过紧会影响患者的血液循环, 诱发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过松则起不到固定作用。患者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症状后可采取抬高患者, 放松肢体, 上臂湿热敷后就可缓解。其次表现为穿刺部位渗血, 使用弹力绷带固定后降低了渗血几率。弹力绷带的弹性加强了血肿囊肿表面软组织的张力, 使内外壁附着粘连, 消灭囊腔而愈合。周围软组织受弹力影响自然回缩, 逐渐恢复正常功能[3]
临床运用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