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房地产新政调控了谁?.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房地产新政调控了谁?
赵代波 这轮史上最猛烈的房地产调控中,谁是真正的受益者?
刚刚结婚的李卓和杨丽正忙着到处借钱。原因很纠结和烦心:作为在外企工作、收入颇丰的单身男女,他们此前分别在北京购买了属于自己的小房子,生活有滋有房市和股市,正因为此,形成了中国当前泡沫最大的市场。房地产一调控,老百姓手里的那点儿钱想保值、增值,又能往哪里投呢?
可悲的是,调控带来的严重后果已经开始显现。股市从4月15日的3109点一路下行,到5月6日,已经跌破了2800点,不仅走出了2004年以来走势最差的4月,其下跌之势依然未见停止。尽管有评论认为这与股指期货的推出和国际股市不佳有关,实际上,股市是所有股民的博弈,股指期货主要被机构投资者把玩,对股市的影响有限。
原来最应该受益的普通老百姓,却因为宏观调控带来的对经济预期的不乐观,从股市上把大家伙跌得满脸油菜一般儿绿。

受益者二:政府?

顺应民意出台调控政策,政府此次本该大赢民心的。然而,事与愿违。
调控本属不得已。因为房地产问题本是一团理不清的乱麻,涉及到的纠葛太多太多。
一方面,房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国历来就是安居才能乐业的,没有房子住,社会的稳定都会成为大问题。而近两年房价蹿得比火箭还要快,老百姓买个烧饼就要多花50万元才能买到房子,地王频频创出新记录,所有有点钱的企业都把钱投向了房地产,泡沫越累越多,不调控能行吗?甚至调控力度小了,都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另一方面,政府财政甚至整个中国经济都被绑到了房地产的战车上,调控过头了,房地产可能萎靡,银行坏账增加可能破产,政府财政可能崩溃,中国经济可能熄火……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个方面,中国将进行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因此带来的巨量房地产刚性需求是明摆着的,城市土地有限,房价上涨的空间再怎么压缩也压缩不了。
第四个方面,庞大的国际游资和民间资本游荡在中国大地,寻找着一切可以投机挣钱的机会。这些游资如蝗虫一般,席卷而来,寸草不生。而泡沫则是他们最好的温床。
还有第五,第六个方面……
但房地产新政还是断然出手了。只是,新政的出台程序和对改善性住房的细节忽略,让政府种下了好事,却收获了骂名:先是在一个大家猜不透的时机宣布,让政策博弈者摸不着头脑,然后是力度空前,保证对泡沫的打击力,却忽略了老百姓的投资需求;再是温和微调,宣布只是高位调整,保证不至于把市场热度一棍子打死,让人怀疑此次调控又是一阵风。接下来,各地开始对第三套房按揭实行停贷,央行上调银行存款利率准备金,公积金贷款停办……是否会有更严厉的调控措施,成为悬在房市头顶挥散不去的阴霾,又直接导致老百姓对整个经济预期的不看好,股市狂泻。

受益者三:银行?

持续的房地产调控,目标直指房地产疯涨的“泡沫”。泡沫越大,银行的风险就越大。房地产新政,银行是否是受益者?
一个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是:个人的房贷其实是风险最小的,房地产贷款最大的风险在房地产商。一旦房地产商扛不住,银行损失的资金将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但是,调控却把最利的剑刺向了个人按揭贷款,对银行而言,噩梦不知道要做多久了。
这还不算完。今天中国房地产业已经绑架了中国经济,其中的关联度已经达

房地产新政调控了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t83088549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