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谈谈沥青路面水损害原因和防治.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谈谈沥青路面水损害原因和防治
摘要:本文概述了水损害现象的类型及其作用机理。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水损害现象的产生原因,提出了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抗水损害的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水损害;内部排水
1前言 在下面层,当基础有较多的细粒土和孔隙肘,冬季特有的毛细水使水分逐渐积聚在基层顶面,到春融期,过饱和的水进入下面层空隙,在荷载反复作用下产生剥落现象和对基顶的冲刷。
水损害的根本原因在于水的作用致使沥青对集料的粘附性能丧失,沥青膜从集料表面脱落,而造成这种后果的两个关键性因素是水和外力的作用。
3 水损害产生的原因
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能
沥青与集料的粘附陛主要受其自身性质的影响。如沥青与矿料的化学成分;沥青与矿料表面的临界表面张力;沥青的黏度;矿料的孔隙率;矿料的含水量和含泥量等。研究表明,若粘附性≤4级,沥青膜容易脱离,造成路面水损害。
沥青路面结构层内部排水
在道路工程施工中,人们比较重视路基和路界地表范围内的排水,所采取的措施也很多。但对于路面结构层内部的排水则重视不够,甚至基本未予考虑。我国高等级公路普遍采用半刚性基层,路面设计时一般不考虑路面结构层内部排水,普遍设计了埋置式路缘石、砌筑式路肩、浆砌挡墙,这些都妨碍了由各种途径侵入路面结构内部的水分的排出。
评价沥青路面水损害指标不合理
(1)用水煮法试验评价集料与沥青之间的粘附性不尽合理。一方面是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等级与路面水损害之间的关系未建立,水煮法的试验结果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大;另一方面,~ mm的粗集料,而事实上部分细集料为砂,其与沥青的粘附性较差却未得到评价。
(2)沥青混合料残留浸水马歇尔稳定度也存在致命的弱点。经过75次马歇尔击实,试件孔隙率已达到设计的3% ~5%,水很难进入,因缺乏足够的水,检验不出沥青混合料的实际耐久性。

路面开裂、老化加速水损害的发生,并形成恶性循环;道路交通超载严重;温度变化时产生的冻融循环作用;酸雨、车辆渗油对路面的腐蚀;在冬季、雨季气候条件下施工等。
4 水损害的防治对策
把好材料关
尽量选用与矿料粘附等级高的沥青,有条件时,可使用SBS改性沥青。%、表面洁净而粗糙的碱性石料,当为了满足表面层的抗滑性而不得不采用坚硬、耐磨的酸性石料时,必须对其进行抗剥落处理。对于不同属性的集料,为改善集料与沥青之间的粘附性,必须使用不同的抗剥落剂,带正电荷的石料,应使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表面对表面带负电荷的石料,应使用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做好路面结构防排水设计
(1)做好中央分隔带的防水与排水,避免进入中央分隔带内的水(如绿化浇水或雨水下渗等)横向渗入路基。如果不能保证排水,可将绿化带表面硬化封闭。
(2)保证路表水排水顺畅。挡水式的路缘石有可能使水滞留在路面上,应将其下卧,但路肩和边坡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经得起水的冲刷。
(3)路面设计必须考虑混合料内部层间水和缝隙水的排水问题,保证渗入路面内部的水能排除路外。如设置盲沟等。
(4)挖方路段的排水往往是薄弱环节,尤其要

谈谈沥青路面水损害原因和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焦大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