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高邮
邹鸿喜 在汪曾祺纪念馆看到他的一首诗:“我的家乡在高邮,风吹湖水浪悠悠。岸边栽着垂杨柳,树下卧着黑水牛。”多么归真质朴,多么令人心驰。
身在高邮,质朴之风迎面而来。
这股质朴之风,在高邮质朴高邮
邹鸿喜 在汪曾祺纪念馆看到他的一首诗:“我的家乡在高邮,风吹湖水浪悠悠。岸边栽着垂杨柳,树下卧着黑水牛。”多么归真质朴,多么令人心驰。
身在高邮,质朴之风迎面而来。
这股质朴之风,在高邮大地上已经拂动了5000-7000年,这种感觉你会在龙虬庄遗址的陶片上得到印证。呈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块泥质黑陶盆沿口残片,乌黑发亮,其中有四个类似文字的刻划符号和四个类似动物的图形,刻文似乎同甲骨文一脉相承,甚至更为古远。你闭上眼睛,让思绪沿着时光隧道奔回几千年,猜一猜那些傍水聚居,择地生息的先民们在渔猎、家畜饲养、稻作栽培时,用这种图文并茂的质朴的线条记录了什么样的信息?你找不到答案,至今世界无人破译。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陶片上的行草”展示了高邮龙虬人向自然索取的艰辛以及同环境“天人合一”的和谐,它标志着江淮东部乃至中华文明曙光的到来。
你走上东堤,一眼便见建于唐代的镇国寺塔被浩荡的京杭大运河夹在了水中央。它不像镇江金山慈寿塔那样鎏顶璃瓦,突兀云天。它用灰蒙蒙的青砖砌成仿阁楼式,四四方方,墩墩实实,古朴雄浑,天然无饰,别有一番惹人心动的意境。其实,这种质朴,长期浸淫于源远流长的高邮文化中。从孙觉、秦少游、王巩这些骚人墨客,到徐平羽、汪曾祺这些当代著名文化人,都在这块神奇、滋润的土地上写下了志寄天下、幽香长在的不朽之作。特别是高邮人情有独钟、引以自豪的汪曾祺先生,他的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名播四方,他的文字朴拙无华,平中见奇。他说,我是水乡长大的,耳目所及,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和文风。你可以在汪曾祺纪念馆看到他的一首诗:“我的家乡在高邮,风吹湖水浪悠悠。岸边栽着垂杨柳,树下卧着黑水牛。”多么归真质朴,多么令人心驰。
走在高邮的街头巷尾,你目触的是这样的招牌:“乡里乡亲”酒楼、“小葱豆腐”小吃店、“
质朴高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