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过于卑微的生活之歌.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过于卑微的生活之歌
具有实际农事经验的诗人就是不一样,他天然地带着一些边鄙之地的信息,我们完全不必要担心他的诗歌的面目――它是不会模糊不清的。诗人的这一部分活生生的记忆一旦被触及,更多的乡村事物就会蜂拥而入,于是,向着自己的故乡过于卑微的生活之歌
具有实际农事经验的诗人就是不一样,他天然地带着一些边鄙之地的信息,我们完全不必要担心他的诗歌的面目――它是不会模糊不清的。诗人的这一部分活生生的记忆一旦被触及,更多的乡村事物就会蜂拥而入,于是,向着自己的故乡挖掘,就成为他写作的一种本能。这对于眼下的城市诗人,几乎就是一种传说。
谷禾的农事经验在他到了北京之后终于派上了用场。他住在北京郊外的通州,暗地里却写着他的《原野记》《霜露记》和《在晴朗的冬天想起雪》,写着他的那些关于父亲与母亲的出色诗篇。这个时候。我甚至认为他的似是而非的其他作品,都源于他骨子里的农民身份。换言之。他虽站在北京光怪陆离的通衢大道上,心却飞出了物外,要么,去了他的故乡,要么,黏附在故乡(或与故乡一样的贫瘠乡村)来这个巨无霸的特大城市打工过活的小人物身上。就在这一片无主之地上,谷禾显现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力量,以及他诗歌的价值。
除诗歌之外,谷禾从事过严肃的小说和散文创作,但诗歌还是成了他最终的抱负。小说和散文的训练,使得他的诗歌更加清晰和有章法可寻,这两个文体必须的叙述训练恰好给他的抒情性极强的诗歌安置了一个稳重的砝码。于是,叙事和抒情,像乡村的植物一样,牢牢地生长在大地上了,不必担心它们会无缘无故地飞出结实的地面――谷禾就这样求得了诗艺的平衡。
谷禾最好的诗歌源于一种强大的讲述能力,客观,零度,既不抒情,也不评骘,在这一部分作品中,他把自己像一个阴谋一样藏起来了,隐藏自己只是为了不让读者看见讲述者正在讲述的嘴唇,而并不是说讲述者可以不在现场,可以没有那一颗同情的心,恰恰相反,诗人谷禾作为讲述者,始终是在场的,有他的心灵作陪的――但也只有更细心的读者,才会体会到这种更加深刻更加内敛的在场:
宋红丽,女,26岁,1979年出生,河南省鹿邑县宋楼村人,小学文化/身份证号码不明/1998年来京务工,当过洗碗工/广告员,在路边卖过假烟和盗版盘/擦过皮鞋,哭过,偶尔笑过,想过死(不止一次)……
这一首题目叫做《宋红丽》的诗歌,在谷禾的写作中是如此突出。这也是一首不分章节甚至无法截断引用的诗歌,只有读完全诗,才会领会到一个诗人的人性与人道的情怀。底层的生活经验,总是要在谷禾的作品里时不时地抬起头来,以此表明一个诗人的立场。这里,谷禾似乎无意之中实践了罗兰?巴特那著名的零度写作的理想。
对于一个从未离开过故乡的诗人来说,他的触摸是不彻底的,他的怀念是短视的,可是,对于一个像谷禾一样长年漂泊在外的诗人,情况就大大地不同了。他的触摸虽隔着万水千山,却能够准确地落点到他所熟悉的具体事物中,我们可以想象他远隔万水千山递过去的情感的浓度,那种绵绵回望的眼神,那种空芒的广阔程度,就是一个诗人的深情。
谷禾的深情突出地表现在他写父母亲的几首诗歌中。有意思的是,我最初记得谷禾这个名字的,是在他的好朋友白连春的中篇小说《拯救父亲》中,在这篇当年引起很大反响的小说中,谷禾是老白创造的人物,但是,我毫不怀疑地说,也是现实生活中的谷禾创造了白连春的

过于卑微的生活之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