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
第一节 总需求函数
第二节 总供给函数
第三节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问/答
世纪高教
精选课件
主题内容
2
第一节 总需求函数
第二节 总供给函数
第三节 总供给-总需求出量和价格水平的各种不同组合的曲线。
总供给曲线(aggregate supply curve)是根据生产函数,劳动需求函数和劳动供给函数以及货币工资曲线推导而得到的。
精选课件
总供给曲线
15
Y
0
N
Y = F()
短期生产函数
Y = F(N,K)
Y代表总产量,N代表投入生产的劳动就业量,K代表短期内不能改变的资本数量。
图16-4 总生产函数
精选课件
总供给曲线
16
W/P
NS
Nd
0
N
N0
W0/P0
E
劳动需求函数
Nd = Nd(W/P)
劳动供给函数
Ns = Ns(W/P)
Nd(W/P) = Ns(W/P)
劳动需求曲线和劳动供给曲线交点决定了均衡的实际工资率水平和均衡就业量。
图16-5 劳动市场
精选课件
总供给曲线
17
P
W1
W0
0
W/P
W0
P0
W0
P1
W1
P0
P0
P1
货币工资率W和价格水平及实际工资率水平W/P关系如图:曲线向右下倾斜,表示当名义工资一定时,价格水平下降,实际工资率W/P上升。
图16-6 货币工资率
精选课件
古典的或长期的总供给曲线
18
古典总供给曲线也称为长期的总供给曲线,其几何形状为一条位于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的垂直线。
古典总供给曲线表明,在长期,实际产出量主要有潜在产出决定,因而不受价格水平的影响,或者说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实际工资相应调整后,产出量不会相应变化。
古典总供给曲线建立的前提条件是: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货币工资随劳动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
精选课件
古典的或长期的总供给曲线
19
W
0
N
N
Y
W2
W1
N1
N2
E
E’
Y= f (N)
P
0
Y
Y1
P2
P1
AS
Y1
N1
0
Y1
Y
Y1
(a)
(b)
(c)
(d)
Ns(W2/P2)
Ns(W1/P1)
Nd(W1/P2)
Nd(W1/P1)
图16-7 古典的总供给曲线形成
精选课件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20
W
0
N
P
0
Y
A
B
ASk
Y1
Y2
Y2
Y1
Y2
Y1
N1
N2
0
N
Y
0
Y1
Y2
W1
(a)
(b)
(c)
(d)
E
E’
Ns(W1/P1)
Nd(W1/P1)
Nd(W1/P2)
图16-8 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形成
精选课件
主题内容
21
第一节 总需求函数
第二节 总供给函数
第三节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问/答
世纪高教
精选课件
古典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22
总供给曲线表示了劳动力市场均衡或非均衡时的话个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把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放在一个以纵轴为价格水平,横轴为面上,就得到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可求得三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
精选课件
古典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23
P
0
Y
AD1
AD2
P1
P2
AS
Y*
古典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物价水平会随总需求变化,但总供给并不会变化。总供给对物价水平没有弹性,总需求不会创造就业和产量,总供给决定总需求。
图16-9 古典总供给-总需求曲线
精选课件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24
P
AS
AD1
AD2
P1
P2
Y1
Y2
Y
0
凯恩斯主义者假设货币工资具有刚性或粘性,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平缓的向右上方倾斜的线。总需求曲线的右移虽然仍可以使价格稍有提高,但对国民收入的增加却起着重要的刺激作用。
图16-10 凯恩斯总供给-总需求曲线
《宏观经济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