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初三物理知识点:电流定律总结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同学们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查字典物理网提供了初三物理知识点 ,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
电流定律
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
1 / 3
初三物理知识点:电流定律总结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同学们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查字典物理网提供了初三物理知识点 ,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
电流定律
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
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Q=It
电流单位:安培(A) 1安培=1000毫安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 ,串联在电路中 ,并考虑量程适合。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⒉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单位: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 ,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 ,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 ,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 ,横截面积成反比 ,还与材料有关。【 】
导体电阻不同 ,串联在电路中时 ,电流相同(1∶1)。 导体电阻不同 ,并联在电路中时 ,电压相同(1:1)
⒋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对一确定的导体假设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 ,但电阻值不变。
2 / 3
⒌串联电路特点: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 ,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 ,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例题:一只标有6V、3W电灯 ,接到标有8伏电路中 ,如何联接一个多大电阻 ,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解:由于P=3瓦 ,U=6伏
I=P/U=3瓦/6伏=
由于总电压8伏大于电灯额定电压6伏 ,应串联一只电阻R2 如右图 ,
因此U2=U-U1=8伏-6伏=2伏
R2=U2/I=2伏
初三物理知识点:电流定律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