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持久战
王军 刘向东 欧债危机在挣扎应对中继续蔓延,美国经济在两党争执中前景不明,全球经济周期性放缓趋向愈发明显。
受此种种因素叠加所拖累,9月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出现快速下跌。其中,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国际大宗商80美元,%;,,%。
受欧洲债务危机即将得到解决的乐观情绪支撑,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出现较大幅度反弹。10月14日,,%,与两周前触及的年内低位每吨6700美元反弹了逾14%。
9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几乎遭受全面下挫,主要与欧洲债务危机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有关。由此引发了市场恐慌情绪加剧,全球避险资金流入美元市场。其中,美元指数延续8月底的回升势头,,%。
进入10月,受欧洲债务危机即将得到有效缓解的影响,欧元兑美元汇率开始走高,美元指数出现下挫,,%。由此可以部分解释10月初以来国际商品价格呈现反弹迹象。
短期看,由于美联储并没有如期实施QE3,而是采取了“扭转操作”作为刺激经济的工具,这在短期内很难明显支撑美元大幅走弱,这就意味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仍会承压,不会出现大幅的上涨态势。
但长期看,在美国经济依旧疲软的大背景下,美联储仍然存在推出或变相推出QE3的可能,这一轮次美元走跌有可能重回下行通道。
持久高通胀难遏
9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下滑,一定程度上暂缓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致使9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涨幅与上月持平;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涨幅继续缩小。
针对这种情形,有专家认为,目前通胀压力正在减弱,下行趋势基本确立,在没有突发性因素影响下,四季度将会继续回落,涨幅不会超过6%。
对此看法我们表示担忧,尽管四季度翘尾因素影响迅速减弱,但是从趋势看,物价环比上涨趋势并没有消减,9月PPI环比持平,%,通胀仍会在高位运行。对此,有如下几点理由:
一是8月国际商品价格下跌影响已在PPI上开始反映出来,但这对CPI的影响比较有限。
9月PPI并没有表现出上涨态势,这是前期国际商品价格出现回调的自然反映,短期内PPI下降将会传导给CPI非食品部分,而非食品部分对CPI的影响相对较小。相反,随着近期农产品价格反弹迹象明显加大,食品价格仍将会推动CPI维持在5%以上的高位。
二是10月国际工业品价格重返回升势头,工业企业原材料购进成本将会有所增加。
其中,9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再考虑到劳动力价格和信贷资金成本上涨加快,我国工业企业生产成本将会进一步增加,这将在后期成为推动CPI走高的新涨价因素。
三是四季度假日经济引发的季节性需求增大,进而拉高包括食品、服装、一般消费品在内的消费品价格。
特别是国庆长假拉动假日旅游消费、圣诞节和新年将拉动节日消费等,促使国内对软商品的需求将
通胀持久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