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一中 高一年级 导学提纲 语文必修一 编写:郑玉红 审核:郭建忠 使用时间:10月第5周 。清康熙、乾隆年间,这种风习达于极盛。凡遇大典,楹联如林。如康熙皇帝六十寿辰,从大内 (今故宫)经西直门至西苑路,搭起许多牌楼坛宇,每座都挂着为他歌功颂德的楹联。
从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来看,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婚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歇后联、药联等)等。楹联的字数,无一定数,从两个字到几百字的都有。但以七字至十五字的居多。清代以来兴长联之风,最长的当数清朝“长联圣手”钟云舫撰写的《江津临江楼联》,上下联长达1612字,被称誉为“天下第一长联”。
:
(1)字数相等。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2)词性相同。如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实词里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
(3)结构相同。上下联的结构要并列对并列,偏正对偏正,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
(4)内容相关。上下联的意义要相互联系。
正对,上下联从两个角度、两个方面表现同一个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在内容上互相补充,互相衬托。如:十里春风,长安两路;千年晓月,永定一桥
反对,上下联是相对或相反的两类事物,或者是一个事物相对或相反的两个方面,互相对照,相反相成。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平仄相合。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字是仄声,下联末字是平声。
:忌同字,即上下联不能有相同的字,如“科学能致富,艺术能修身”就犯忌。
四、自测试题
和 组成。要求 工整, 协调。对联讲究平仄,即是“ ”
2.对联无论长短,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 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 声。张贴对联,一般是面对读者的右边是 联,左边是 联。
3.平仄是就字的声调而言,在现代汉语中,平声包括 、 两种,仄声包括 、 两种。
4.按照对联的对仗严格与否可分为 与 。
5.下面是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上联是“三尺讲台迎冬夏”,横批为“润物无声”,请拟出下联。
上联: 三尺讲台迎冬夏 下联:
,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目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新春对联 :上联: 下联:
教师办公室对联:上联: 下联:
。
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
上联:扫千年旧习 下联:
上联:祖国江山好
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