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底拱翻模施工技术.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
底拱翻模施工技术
摘要:三峡永久船闸地下输水系统隧洞体形结构简洁,表面质量要求高,平洞底拱按常规方法施工,混凝土表面缺陷无法消退。底拱翻模抹面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施工后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消退了水汽泡、麻面等混凝土施工2
底拱翻模施工技术
摘要:三峡永久船闸地下输水系统隧洞体形结构简洁,表面质量要求高,平洞底拱按常规方法施工,混凝土表面缺陷无法消退。底拱翻模抹面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施工后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消退了水汽泡、麻面等混凝土施工中的“顽症”,满足了设计需要。
关键词:地下隧洞混凝土施工底拱翻模三峡工程
1概况
三峡永久船闸地下输水系统由3条(衬后为4条)输水隧洞和36口竖井组成,其中包括16口斜井及72个渐变段,隧洞总长约5500m。隧洞结构设计简洁,洞洞交叉,洞井相贯,断面多变,其中平洞标准段衬砌断面为11种之多,最长一段直洞长度仅约为128m。标准段除有少部平洞外,其余均为坡比1∶7或1∶8的斜坡段,斜坡升降处均为圆弧过渡,进出口处还设有平弯,72个渐变段共有19种不同的尺寸。

平洞底拱除闸室段为方形、渐变段为两条小圆变方或方变小圆、T型管及十字管为两条45°倒角外,其余标准段底拱均为宽5m,两侧为R50cm的反圆弧,南北坡衬砌厚60cm,中隔墩衬砌厚100cm。标准段底拱断面结构见图1。

平洞混凝土施工程序分为两步:先浇底拱,后浇边顶拱。底拱浇高70~90cm,圆弧上去20~40cm,以便边顶模板搭接。浇筑长度南北坡为8m,中隔墩为12m。
3

由于通航后隧洞表面要承受高达30m/s水流的冲刷,为提高混凝土表面的耐久性,浇筑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质量要求高。表面平整度用3m直尺检查,Ⅰ类区垂直水流方向的起伏差小于3mm,平行水流方向的起伏差小于5mm,纵坡≤1/50,不允许在混凝土表面消逝蜂窝、麻面、水汽泡及直径或深度大于5mm的气孔洞。
2初期施工及试验状况
永久船闸地下输水隧洞从1999年9月29日第1块底拱结构混凝土开头浇筑。底拱模板结构反弧部分R50cm及边墙接受定型钢模板,两边用桁架相连,底板3m段接受人工刮平抹面。底拱定型模板结构见图2。
由于混凝土浇筑时,反弧部分汽泡难以排出,聚积吸附在模板表面,脱模后在混凝土表面消逝大量的水汽泡、麻面;同时中部桁架密集,人工刮平抹面困难,致使底板平整度较差,极大地影响了混凝土表面质量。
针对初期底拱浇筑中消逝的表面质量问题,进行了各种相关试验,包括不同的振捣时间,模板开孔,木模板和在钢模板加内衬等几种条件的试验。
为了保证试验效果,还在钢模板及木模表面铺定吸湿性好的土工织物和生白布,但土工织物和生白布只能周转2~3次,成本高,且无法彻底解决表面平整度及水汽泡。经多次试验,我们认为,只有转变常规的施工方案改善工艺措施才能消退底拱混凝土表面水汽泡,因此,我们接受新的施工方法——底拱翻模抹面技术。
3
3底拱翻模
底拱翻模抹面技术投入使用后,在施工中得到了不断完善和进展。目前,底拱翻模主要分为底拱翻模台车和底拱小翻模两种结构形式。

底拱翻模施工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麒麟才子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7-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