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酿酒历史
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就酿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粮食酒。到了商代中期,中国人将曲、蘖分离,单独制曲酿酒,实现了酿酒工艺上的重大突破。在商周出土的各类文物中,酒器就占了40%的比重。由此可见,这时的酒对古代人类社会生活
大量佐证表明,在盛唐时期,我国已出现了醇香清冽的蒸馏酒,而这个酿酒史上的重大革命却是在四川进行的。在唐代,四川最负盛名的酒是剑南春(剑南烧春),据此可以推论,剑南春极可能就是中国最古老的蒸馏酒。
“天益老号”风风雨雨得味成龙宋代,酒实行了专卖。但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中央财政濒临崩溃,为增加财源,时任川陕宣抚使的绵竹人张浚,倡行了隔槽酒法,允许民间纳钱酿酒,进而导致四川酒业的兴盛远超唐代。
元代几十年曾普遍实行酒禁,但四川是个例外。明代四川酿酒业发展到新阶段,泸州老窖在万历年间奠基,宜宾也出现了“温德兴”、“德盛福”等一批酿酒作坊。
明末清初,四川酿酒业蓬勃发展。到了清末,川酒更是有了空前的跨越,不仅产量增加,还基本上形成了各自的独特风格,并逐步趋于稳定。
康熙年间,著名酿酒师朱煜在绵竹城西开创了“天益老号”,利用绵竹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本地独有的酿造方法,酿制出了新一代的绵竹大曲,很快便风靡全川乃至全国。
而今保留下来的“天益老号”,则是典型的清代四川酿酒作坊:临街是青瓦黑漆龙门,上悬“天益老号”牌匾。门的两旁分别挂着木刻对联,上联云:酒气冲天飞鸟闻香化凤;下联应:糟粕落水游鱼得味成龙。经历世代沧桑,在300余年的风风雨雨中,“天益老号”仍保持完整。而作为剑南春酒厂的一个车间,它产生的飞鸟闻香化凤和游鱼得味成龙的效应,亦胜过了任何朝代。剑南春丰厚的历史底蕴,促成“天益老号”正
在申报中国食品文化遗产,因为它是中国传统白酒工艺的历史见证。[1]
古代四川酒文化历史溯源考证
中国是世界上酿酒历史最早的国家。自酒诞生的那天起,它便以独特的方式浸润着整个社会,并一直伴随着中国文明的发展。
古代的四川酒文化,是我国酒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尤其是以五粮春、剑南春、泸州老窖、全兴、沱牌、郎酒等“六朵金花”为代表的传统白酒,几乎占了全国名酒的40%,在世界上也享有很高的美誉度。考察研究川酒的历史,对认识古代酒文化的形成,促进白酒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就酿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粮食酒。到了商代中期,中国人将曲、蘖分离,单独制曲酿酒,实现了酿酒工艺上的重大突破。在商周出土的各类文物中,酒器就占了40%的比重。由此可见,这时的酒对古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星堆”见证川酒始于汉代四川酿酒历史起源于何时,历来众说纷纭。但随着20世纪大量文物出土,遂日渐清晰。1959年和1980年,彭县竹瓦街两次发现战国青铜器,出土有尊、觯等酒器10多件,铸造水平与河南殷墟相当。1976年,绵竹出土了战国中期的铜□、提梁壶等11件,证明在中国名酒剑南春的发源地,至少在2400年前已开始酿酒。
1985年,在绵竹剑南春所在地,考古工作者在发现地下窖池的同时,还发现了一块“永明五年”的南齐纪年砖。根据出土层的叠压关系和出土器物的时代特征,认为绵竹的地下窖池建造年代,应不晚于南北朝南齐永明五年,即公元487年。
几乎与此同时,距绵竹仅30公里的广汉“三星堆”更有
四川酿酒历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