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安全饮水应对措施.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安全饮水应对措施
(一)地震次生水环境问题
1.地震可能引起的水污染源地震灾害中和灾后可能产生的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几类:
(1)地震造成部分城镇污水管道破裂,污水泄漏形成污染源;城镇污水处理厂在地震中遭到破坏,城镇污水不能进行正常的处理应根据企业每天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污水处理设施恢复阶段正常处理能力水平来安排企业恢复生产,以避免大灾后出现严重的水环境污染事件。而对于重点污染企业,应首先恢复自身的环保设施运行,待环保设施运行正常后,方可全面恢复生产。由于灾害停电对生产企业的环保设施运行造成了较大影响,可能存在恢复生产过程中无法达标排放或事故排放等问题,应加强对排放口和取水口附近的地表水水质监测。
4.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设备在重启用前,要认真排查污水处理设施管道和设备的损坏,并及时修理和更换设备,待全部管道、设备检修完毕后,污水处理厂方可重新投入运行。
5.灾后滑坡体清理时要注意提高边坡稳定性等,加强保护周围水体的效果。
6.要采用及时有效的监测手段,掌握灾情对水环境污染的程度,尽快使受污染的水体得到治理和恢复,避免引发更大的水环境污染灾害。
7.加强泉点和井口防护,防止污染物直接流入泉点和井点;消除潜在地下水污染源,截断污染途径,防止地下水污染。
(三)寻找水质合格的水源
地震可能导致供水系统的破坏或水源污染,造成水质合格的饮用水供给中断。不加选择的取用饮用水十分危险。地震地区应查看供水设施受损情况以及饮用水水质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饮用,直到其通过饮水安全检测。
1.野外取水注意事项
注意辨别水体污染状况,正确选择水源。
(1)应及时关注当地新闻媒体关于饮用水状况的相关报道,尽量与当地水务和水质管理机构联系取得水源水质的相关信息。有关部门应及时更新关于本地区的供水情况。当水体的有毒污染物出现超标时,绝对不得取用。
(2)对于村边坑塘、房前屋后的水池、水井要仔细观察,了解周边是否存在有农药等化学药品污染、是否有无异味、颜色是否异常,是否存在药品的残留或包装物等。当存在这些现象时,不得贸然取用。
(3)由于地震造成地壳移动,地下水以及饮用水水井也可能受到影响。井水会浑浊或变色,产生异味。水源也会由于尘土、矿石、其他土壤以及细菌污染不要饮用深色、有怪味或漂浮物的水。
2.应急水源的选择
(1)尽量收集雨水。尽量加大雨水存储坑的容量,在坑内铺上塑料布防渗,建造人工蓄水池,雨水经沉淀、过滤、烧开后饮用,较为安全;。
(2)尽量收集高层建筑屋顶水箱的残存水。水箱的残存水经沉淀、过滤、烧开后饮用,较为安全;
(3)尽量收集破损自来水管渗出水。破损自来水管渗出水经沉淀、过滤、烧开后饮用,较为安全;
(4)尽量选用选用地势相对较高的泉点或井点作为饮用水水源,经沉淀、过滤、烧开后饮用,较为安全;
(四)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快速简易鉴别方法
为了避免“大灾之后有大疫”,水污染防治和饮水安全问题是应急防范工作重点,应突出抓好分散式饮用水源和灾民集中居住区饮用水源地水质的监测工作。科学制定水质监测预警方案,合理调配环境监测力量,加密监测频次,密切注意水质变化,严密监控水污染源,及时消除污染隐患,采取联防联控措施,把水污染威胁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保障灾区群众用水安全。
1.水质状况快速监测技术方案参照先进国家经验,应采用三级应急监

安全饮水应对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国霞穿越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22-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