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0kV配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及防雷措施.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0kV配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及防雷措施
摘要:通过相关统计分析,我国由雷击引起的10kV配电线路跳闸事故占跳闸总数的白分之七十以上。而10kV配电线路是连接变电站与用户的重要线路,一旦遭遇雷击,很容易造成设备损坏而停电。由此可见,为了提高络称为反击。在目前,绕击的计算主要是通过击距法和经验法这两种方法,其中击距法的理论认为:雷云在向地面发展的过程中,其先导放电通道的头部在到被击物体的闪击距离(即击距)之前,并不能确定击中点,击中点是由放电通道先到达哪个物体的击距之内来决定的,通道向击距内最近的物体放电,先导对避$线路、杆塔、高压导线和地面的击距是相等的。依此在输电线路的避雷线及导线周围的空间可以划分为三个区域,先通过构画电气几何模型,再利用布朗等人研究得出的击距计算公式:R=r,cr分别代表当$电流等于绕击耐富水平时,避雷线和导线的吸引半径。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我们得到
结论:
再通过经验法的计算我们得到结论,在110KV和500KV电压等级的线路故障跳闸中,由于绕击而导致的跳闸分别占总跳闸数的2%和13%。
通过这两种算法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算法并不能证明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绕击。$击跳闸率
雷击跳闸率是指架空输电线路在规定长度和规定$暴日下因雷击引起的事故跳闸次数。我国有关标准规定采用每白公里每40个$暴日下的跳闸次数,他是衡量线路耐压性能的综合指标,所以在防富设计中如何降低雷击跳闸率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中性的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在雷击杆塔的顶部或者绕击导线时,只要雷电流大于相应的耐富水平,在线路绝缘子申发生闪络后能够建立稳定的工频电流,该输电线路将发生跳闸。所以在计算跳闸率时,最恰当的应该是在三相导线中选取雷击杆塔顶部时耐富水平最低的相线和保护角最大的相线作为组合(二者不一定要求是相同的相导线)。通过大量的计算,我们得到以下结论:除了导线是水平排列的输电线路和保护角最大既绕击率最大的相线这二者的组合都是选取边线外,导线非水平排列的输电线路均不是同一相导线的组合;导线呈三角形排列时选取上线和下线;导线垂直排列时选取上、上线组合或上、中组合。
在中性的非直接接地的系统中,当雷击线路只有一相发生闪络时,工频对地电流很小不会引起线路跳闸,只有雷击线路反击形成相问短路时才会引起输电线路的跳闸。
所以我们在计算雷击跳闸率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若只是第一相线发生闪络与杆塔相通,则相当于是一根避富线,并不会发生跳闸,但是当在第一相发生闪络后乂向第二相发生反击时,耦合系数提高相应也提高了第二相线的耐$水平,而提高后的耐富水平才是计算跳闸率所需要的先决条件。
在日常的运行工作中,我们发现实际得到的雷电跳闸率和DL/T6201997所规定的雷击跳闸率并不能吻合。经过分析,具体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由于我们对雷击发生以及发展过程的物理实质并未能够完全掌握,在线路的防富计算过程中所依据的概念和假定与实际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W击跳闸率是当地平均年$暴日数时的数值,而雷击现象是随机事件。在不同的年份雷电活动存在很大的不同,如果只是用某些年份发生的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情况来进行比较则难以一致。
DL/T620-1997中所规定的跳闸率是在规定的规范状况下得到的计算结果。
而实际运行中发生雷击跳闸的线路状态与标准状态肯定是存在差异的,这就导致

10kV配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及防雷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花落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