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骆驼教学设计
找骆驼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2、学习老人是如何视察事物,思索问题的。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视察画面,激趣导入
1、激趣:老师这里有一些挺好玩的图片,它能测出一个人的视察实力强不强。同学们想不想一比凹凸?
2、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开展视察竞赛活动。
3、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专心视察,仔细思索,也会有很多发觉的。《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解并描述的就是这个道理。想不想学一学?
二、朗读课文,理出线索
1、建议学生用自己宠爱的方式阅读全文。
2、学生依据提示思索课文内容。
(1)出示问题。
A、商人丢失了一只骆驼后,是怎么做的?
B、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提出要求:看谁课文读得仔细,看谁问题答案找得精确、完整。
(3)学生按问题提示和要求,到课文中找寻答案。
(4)在相互沟通中,把答案渐渐补齐。
三、通过朗读,理解词语
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四、依据线索,比较异同
1、启发学生思索。看了这位商人丢失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换一下看法。
2、组织学生评价商人和老人,全班沟通。
3、假如你是一个旁观者,看到找骆驼这一幕,你想对商人和老人分别说什么?
五、角色朗读,表现人物
1、小组内安排好角色,探讨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对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然后开展角色朗读,并相互评议。
2、展示角色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六、延长作业
由老人的细致视察和擅长思索引导学生探讨拓展,说说自己专心视察,仔细思索获得的发觉。
找骆驼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细致视察、仔细分析,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道理。
2、理解词语:商人、至于、原委。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反复读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对话,从后面的对话证明结论的正确,是视察与推断的结果。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为什么没看到骆驼却把骆驼的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件:骆驼在沙漠上走的片断。师介绍:骆驼是沙漠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想要在沙漠中运货,可离不开骆驼。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骆驼的一篇课文。
二、新课:
1、板书课题,读题。质疑,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自由读)
3、按自然段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商人此时的心情怎样?你现在就是这个商人,你会怎么做?会遇到那些困难呢?
4、详细学习课文。
(1)当商人问老人的时候,他们说了什么呢?同桌同学分角色读(1——7自然段)
指名分角色读。
假如你是商人,听了老人的话,心里会怎样想?
指导朗读(随机指导老人的话,与商人越来越惊慌、急迫的语气)
(2)老人把骆驼的样子说得这样详细,又说不知道骆驼在哪,你这位商人会怎样想?
指导朗读商人的话,读诞生气、质问的语气。
(3)老人说的是不是真的呢?请你自己读读第10自然段。
找骆驼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