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九章络合物(配合物)xz.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普通化学张金桐教授 - CN - CN - CN - CN - CN -1 上节小结 ; sp 3杂化轨道指向正四面体四个顶角,键角 109 °28′. sp 2杂化轨道指向平面三角形的顶角,键角 120 °. sp杂化轨道为直线形,键角为 180 °. 等性杂化不等性杂化 2 上节小结 ; 3 范德华(Van der waals )力:分子与分子之间还存在一种比化学键弱很多的相互作用力,: 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范德华范德华(Van (Van der der waals waals ) )4 ?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间存在色散力和诱导力; 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间,三种力都存在。分子间力的特征是: ①分子间力是永远存在的。②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③它是一种短程作用, ④作用力很小,一般只有几十 kJ · mol -1, 化学键的键能( 100~600 kJ · mol -1) ⑤三种力中,色散力是主要的,取向力只有在极性分子中才占较大比重。 5 分子μ(10 - 30c· m) 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总作用力 Ar Xe CO HI HBr HCl NH 3H 2O 表 8-3 一些分子的分子间作用力的分配( kJ · mol -1)6 三种分子间力在分子中所起作用具有相对性。分子极性越大,取向力越重要,作用越大; 变形性越大,色散力越重要,作用就大;诱导力在三者中起次要作用。分子间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 例: HCl 、 HBr 、 HI 极性依次降低,取向力依次减弱, 分子量增大(起主导作用),变形性依次增大,色散力依次增强,由此三者的沸点是依次升高的。沸点升高极性降低 7 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在通常情况下分子量大,物质熔沸点高; 随分子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分子变形性增大,色散力也随着增大,物质熔沸点升高。分子量相同或相近时,极性分子化合物的熔沸点比非极性分子化合物高。极性分子间除了色散力之外,还存在取向力和诱导力。如 CO ,N 2 影响规律 8 对溶解性的影响:I 2难溶解于水,l 4. 对聚集状态的影响: F 2 , Cl 2 , Br 2, I 2由气态到固态. 氢键当氢原子和电负性大的 F原子(或 O、N)以共价键结合后,其电子云强烈地偏向 F原子,、电负性大的 F原子靠近而产生吸引力。这样形成的以H原子为中心的 F-H…F键称为氢键。 HF H- F: +-: 9 形成氢键必须具备的条件:分子中必须有电负性较大而半径小的元素 X,而且具有孤对电子。 H→X∶ :(1) 氢键是一种很弱的键。键能一般在 40 kJ· mol -1 以下, 比一般化学键弱 1~2 个数量级,但比范德华力稍强。( (2 2 )氢键的强弱和元素电负性及原子半径有关)氢键的强弱和元素电负性及原子半径有关: : X X、、Y Y 原子的电负性越大,半径越小形成的氢键原子的电负性越大,半径越小形成的氢键越强。越强。 10

第九章络合物(配合物)xz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4.47 MB
  • 时间2017-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