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通风设计规范
总则
第一节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设计集中采暖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作途,按下列规定采用:
一、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宜采用16,20?C;
二、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
轻作业
时刻 19 20 21 22 23 24
β - - - -
Δtr= t-t/ (-2) wgwp
式中Δtr---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C),。
其他符号意义同式(-1)。
当室内温湿度必须全年保证时,应另行确定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参数。
仅在部分时间(如夜间)工作的空气调节系统,。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最冷三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冬季室外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最冷三个月最多风向(静风除外)的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最热三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冬季最多风向及其频率,应采用累年最冷三个月的最多风向及其平均频率。
夏季最多风向及其频率,应采用累年最热三个月的最多风向及其平均频率。 年最多风向及其频率,应采用累年最多风向及其平均频率。
冬季室外大气压力,应采用累年最冷三个月各月平均大气压力的平均值。
冬季日照百分率,应采用累年最冷三个月各月月平均日照百分率的平均值。
设计计算用采暖期天数,应按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采暖室外临界温度的总日数确定。
采暖室外临界温度的选取,一般民用建筑和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宜采用5?C。
注:本条中所谓“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采暖室外临界温度”,系指室外连续5天的滑动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采暖室外临界温度。
室外计算参数统计年份,宜采取1951,1980年,共30余年,不足30年,按实有年份采用,但不得少于10年,少于10年时,应对气象资料进行订正。
同区的室外气象参数,应根据就地的调查,实测并与地理和气候条件相似的邻近台站的气象资料进行比较确定。
一些主要城市的室外气象参数,应按本规范附录二采用。 对于本规范附录二未列入的城市及台站,应按本节的规定进行统计确定。对于冬夏两季各种室外计算温度,亦可按本规范附录三所列的简化统计方法确定。 第三节 夏季太阳辐射照度
夏季太阳辐射照度,应根据当地的地理纬度、大气透明度和大气压力,按7月21日的太阳赤纬计算确定。
建筑物各朝向垂直面与水平面的太阳总辐射照度,可按本规范附录四采用。
透过建筑物各朝向垂直面与水平面标准窗玻璃的太阳直接辐射照度,可按本规范附录五采用。
应用本规范附录四和附录五时,当地的大气透明度等级。应根据本
规范附录六及夏季大气压力,。
大气透明度等级 表
下列大气压力(hPa)(mbar)时的透明度附录六标定
等级 的透明度等
级 650 700 750 800 850 900 950 1000
1 1 1 1 1 1 1 1 1
2 1 1 1 1 1 2 2 2
3 1 2 2 2 2 3 3 3
4 2 2 3 3 3 4 4 4
5 2 3 4 4 4 4 5 5
6 4 4 4 5 5 5 6 6
采暖
第一节 一般规定
设置集中采暖的公共建筑和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当其位于严寒地区或寒冷地区,且在非工作时间或中断使用的时间内,室内温度必须保持在0?C以上,而利用房间蓄热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按5?C设置值班采暖。 注:当工艺或使用条件有特殊要求时,可根据需要另行确定值班采暖所需维持的室内温度。
设置集中采暖的生产厂房,如工艺对室内温度无特殊要求,且每2名工人占用的建筑面积超过1000m时,不宜设置全面采暖,但应在固定工作地点设置局部采暖。当工作地点不固定时,应设置取暖室。 设置全面采暖的建筑物,其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且符合国家有关节能标准的要求。
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应按下式确定:
R=a(t-t)/Δtα( -1) o?minnwyn
或 R=a(t-t)R /Δt (-2) o?minnwny22式中 R ---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m??C/W)
采暖通风设计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