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依据 3
工程概况与工程实施条件分析及相应措施 5
2. 1 工程概述 5
工程设计特点、工程量 5
3 施工实施条件及自然环境分析及相应措施 8
项目施工管理组织结构 9
1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9
项目管理职责 10
2007) 302 号
26.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通病及防治措 施(2010年版)》
基建安全〔2010) 270号
27.
《国家电网公司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条文汇编(输变电工 程类)》
基建安全(2011) 35号
28.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
国家电网生技〔2005) 400 号
29.
《协调统一基建类和安全生产类标准差异条款(输电线 路部分)》
办基建(2008) 1号
30.
《协调统一基建类和安全生产类标准差异条款》
国家电网科〔2011) 12号
31.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
DL -2004
32.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 80-1991
3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2005
34.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试运行工作有关规定》
国家电网基建〔2010) 613 号
35.
关于应用《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施工方法》的 通知
基建质量(2011) 78号
36.
G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 规程》
DL/T5168-2002
37.
《110千伏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DL/T782-2001
38.
其他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39.
工程招标文件及工程承包合同、施工图纸
工程概况与工程实施条件分析及相应措施
工程概述
本工程为220kV东善桥一龙山线开断环入牧龙变送电线路工程(以下简称“220kV东龙线开断 线”),电压等级为220kV,线路起点为220kV东龙线(运行编号,下同)龙山变出口附近的开断点, 迄点为220kV牧龙变东南侧构架。
新建线路长度为22. 601km,其中Tl-1〜T2、220kV龙山变〜T2为单回路,:
T2〜T19、T50〜T53、T54〜T56、T76〜牧龙变220kV构架为同塔双回路,长度为8. 28km; T19-T50 为220/110kV混压四回路,长度为10. 302km,该段混压四回路上的llOkV部分导线按2XLGJ-300/25 设计,llOkV部分架线工程量不计在本工程内;T53〜T54、T56〜T76为同压四回路(与220kV东善 桥一板桥线开断环入牧龙变送电线路工程同塔四回),,本工程导线架设在T53、T54 塔的左侧横担(以开断点向牧龙变为线路前进方向,下同)和T56-T76杆的上层横担,四回路杆 塔和基础工程量计列在220kV东善桥一板桥线开断环入牧龙变送电线路工程中。
工程设计特点、工程量
(1) 工程设计特点:
本工程为江苏省电力设计员承担的220kV东善桥-龙山线开断环入牧龙变送电线路工程,起于 龙山变止于牧龙变。
本工程新建线路导线采用2XLGJ—400/35型钢芯铝绞线,单回路部分地线1根采用JLB40-150 铝包钢绞线,1根采用OPGW光缆(24芯);双回路部分地线采用2根OPGW光缆(24芯);同压四 回路段架设2根OPGW光缆(48芯)=
本工程共计使用杆塔56基(同塔四回路杆塔23基不计列在本工程中),其中单回路耐张塔1 基,单回路终端塔1基,双回路直线塔11基,双回路耐张塔9基,双回路耐张杆1基,双回路终 端杆1基,混压四回路直线塔19基,混压四回路耐张塔13基。
本工程铁塔采用全方位长短腿。塔基地形与塔腿配置应吻合。施工开始时的线路复测应对塔基 断面的复测引起足够重视。若实际情况与塔基断面配置不符。应尽快通知设计。以能得到及时的处 理(塔腿调整等)。并通知塔厂变更塔腿生产。否则将会造成基础埋深不够或塔腿埋入土中的严重 后果。
基础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板式开挖式基础)、C25 (桩基础)、C30 (原状土掏挖基础)。
基础保护帽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级
(2) 工程量
基础工程量:
编号
基础形式
个数
碌
小计
碌类 型
垫层
小计
钢材
小计
1
ZJ1+1. 3
4
6. 46
25. 84
C20
1. 3
5. 2
485. 7
2
ZJ2
8
9. 92
79. 36
C20
1. 76
14. 08
647.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组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