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混合痔诊疗方案样本
一、 概述
痔是肛肠科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传统认为痔是直肠 粘膜和肛管皮肤下痔静脉丛淤血扩张屈曲形成的柔软静脉 团。现代概念为肛垫的病理肥大即为痔。以齿线划分,分为 内痔、外痔、混合痔。内痔系发生于齿线以上的静脉,甚或嵌顿,肛管紧缩, 坠胀疼痛。甚或肛缘有血栓、水肿,触痛明显,舌暗红,苔 白或黄,脉弦细涩。
脾虚气陷证:肛门坠胀,肛内肿物外脱,需手法复位。 便血色淡,可出现贫血,面色少华,头昏神疲,少气懒言, 纳少便澹,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弱。
三、诊疗计划
(一)阶段医嘱:
1、 长期医嘱:
普食(合并全身性疾病患者根据情况调整)
二级护理
辩证给予中药汤剂内服,每日2次。
中药塌渍治疗,每日1次。
中换药,每日1次。
酌情给予物理疗法(红外线治疗、微波治疗)。
2、 临时医嘱
完善各项理化检查,包括
⑴入院必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 传染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 心电图
5) 胸部X片。
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患者病情而定,如B超、 CT、MRK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
(二)护理计划
1、 一般护理
⑴注意生活起居,避免风、湿、热邪侵入;保持床单 位清洁、衣被柔软,减少摩擦。
⑵避免剧烈活动。
⑶重症患者需卧床休息,做好生活护理。
⑷注意观察体温、饮食、睡眠、二便等情况。
2、 专病护理
⑴手术患者按手术护理常规进行,做好术前准备、术 后护理。
⑵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出血与大便的关系。发现异常, 报告 医师并配合处理。
辨证施护
实证:风伤肠络、湿热下注、气滞血瘀型
病室室温宜偏凉,空气新鲜,衣被不宜过厚。
有出汗者用温热毛巾擦干汗液,汗退后及时更换衣 被,避免
对流风。
宜卧床休息,避免劳倦。
对于急躁易怒者要注意调畅情志,要鼓励和安慰患者
应静心
调养,保持情绪稳定,讲解气滞化火会导致病情加重的道理。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品如:雪梨、莲藕、孽葬、甘蔗、 百合、
银耳、花生、蜂蜜等。
夏季暑多加湿,湿热中阻,因此,有恶心呕吐泄泻 者宜少量多餐,避免辛辣刺激性食品,忌烟酒。
口服中药宜偏凉。
虚证:脾虚气陷型
病室宜保温,空气宜流通,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物。
患者情绪易低落情志不畅,护理人员应多关心患者, 使其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饮食予以甘温补气作用的食品,如牛肉、鱼肉、蛋
类、山约、扁只、旦制品等。
中药宜温热服,服后休息片刻。
4、临证(症)施护
术后出现尿潴留,但经诱导无法解除者,遵医嘱针刺 或导尿。
术后7—9天为痔核坏死脱落阶段,嘱患者减少活动, 密切
观察便血情况。
内痔结扎术后,嘱患者不可牵拉留在肛外的线端,以 免疼痛
或出血。
5、健康指导
⑴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防止便秘,蹲厕时 间不宜过长,以免肛门部瘀血。
⑵注意饮食调和,多喝开水,多食蔬菜,少食辛辣刺 激食物。
⑶避免久坐久立,进行适当的活动或定时行肛门括约 肌运动。
⑷及时治疗内外痔,注意保护肛门部清洁。
四、治疗方案:痔的治疗重在减轻或消除其主要症状, 而非根治,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但应养成良好的卫生及排 便习惯。对痔病的治疗,应首选非手术疗法,因为外科手术 很难避免损伤正常组织结构,造成患者痛苦。当痔无症状则 不需治疗,更不需作预防性治疗。晚期重症痔或非手术疗法 失败者,才考虑手术治疗。针对痔的内因、外因,辨证论治, 调整机体的全身性失调,才能取得良好的近期和远期效果。
(一).中医辩证论治:
风伤肠络:
症状: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或有
肛门瘙痒。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治宜清热凉血,疏风止血。
方药:方选槐花散、凉血地黄汤加减。大便秘结者加润 肠汤。
常用方药:槐角、地榆、当归、防风、黄苓、茜草、丹 皮、生地等。
常用中成药:便血者,槐角丸(9克X 10丸),每次服1 丸,每日两次。
湿热下注:
症状:肛门坠胀,甚则肿痛,痔核脱出,难以回纳,便
血色红而稠,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治宜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方药:方选脏连丸或秦充白术丸加减;出血多者加地榆
炭、仙鹤草。
常用方药:黄柏、大黄、黄苓、秦充、白术、黄连、地 榆、当归、生地、泽泻等。
常用中成药:二妙丸,每次服1袋,每日2-3次。
气滞血瘀:
症状: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
甚或肛缘有血栓、水肿,触痛明显,舌暗红,苔白或黄,脉 弦细涩。
治法:治宜行气活血,逐瘀通络。
方药:方选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或止痛如神汤加减。
常用方药:桃仁、红花、柴胡、枳
痔混合痔诊疗方案样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