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碑刻文献通论-读书报告-缩略.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南京大学硕士生学期课堂报告题目:《碑刻文献学通论》读书报告与反思学期: 2015 学年第二学期学生姓名: LE THI THUY HANG 释圆发(越南) 年级: 201 4硕士生院系单位: 哲学系指导老师: 杨维中教授课程名称: 世界考古任课教师: 张良仁教授(历史系) 完成时间: 201 6年07月14日学校代码: 10284 学号: MG1401501 2 《碑刻文献学通论》读书报告与反思我阅读的书名叫《碑刻文献学通论》,作者毛远明,由中华书局于 2009 年出版。碑刻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碑刻文献学通论》作为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碑刻文献学的通论性着作, 是这个逐渐成熟的学科的最好的入门书,对其进行认真仔细的学习非常有必要。碑刻, 是世界“石文化”的一种, 如果说西方用雕塑这种以造型为主体的石刻形式来塑造审美世界, 体现着人生理想; 那么中国则是用碑刻这种以文字为主体的石刻形式来塑造人文世界, 体现着生活秩序。 1 选材,出于石头的“神圣性”。中国人选择石头做为碑刻的材料并非出自偶然。伊利亚德认为, 石头向人们揭示出的一种绝对存在的品质:超越时间、不可伤害。” 2 碑以载“道”。碑刻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精华和浓缩,所谓“藏之名山,传之后世”,指的就是这些重要价值或重要精神财富的流传和继承。 3 一、碑刻文献——不朽的见证与诠释 种要素、 9 个内容、 4 大价值、 8 种分类石刻或碑刻一般具有三个要素: 一是石质材料, 二是刻写、雕镌手段, 三是文字符号、图案、造像等文化信息。凡是符合这三个要素的都应该称作碑刻。 4 1王晓勇,[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31-36. 2米尔恰?伊利亚德著,王建光译,《神圣与世俗》,华夏出版社, 2002 年 12月第 1版,第 88-89 页. 3王晓勇,[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31-36. 4毛远明,碑刻文献学通论[M] ,北京:中华书局, 2009 年 12月第 1版,第 碑刻文献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 9 个方面: 1. 碑刻文献产生、发展的历史; 2. 碑刻文献的著录史; 3. 碑刻文献的发现、保存和流传; 4. 碑刻文献的制作; 5. 碑刻文献的形式类别; 6. 碑刻文献的形制; 7. 碑刻文献的内容; 8. 碑刻文献的整理与辨伪; 9. 碑刻文献的研究成果及其评价。 5 碑刻文献材料的特殊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 4 个方面: 1. 碑刻文献材料异常丰富; 2. 碑刻文献反映的内容十分广泛; 3. 碑刻文献真实性强; 4. 产生时间、地点可考。 6 碑刻的分类比较复杂, 从古到今有多种分类, 本书中, 作者则在诸多考虑之下,分出碑碣、石阙、摩崖、墓志、画像题字、造像记、经幢、器物附刻等 8 大类, 大类后附小类。交叉在所难免, 在行文中采用彼此互详的办法来解决。 7 2. 碑刻的保存、摹录、辑录碑刻完好保存下来的不多。碑刻实物根绝是否原始制作, 可以分为六大类:原刻、翻刻、一文多刻、缩刻、伪刻、后世追刻。 8 石刻实物的保存方式分:(1 )集中保存,如各种碑林、碑群、碑园、石刻博物馆等。(2) 就地保存, 如泰山石刻、五岳碑群、少林寺碑群、北京房山

碑刻文献通论-读书报告-缩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