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盗跖原文译文
《盗跖》
【题解】
“盗跖”为一人名,指称一个名叫跖的大盗,本篇以人物之名为篇名。《盗跖》内容的中心是抨击儒家,指斥儒家观点的虚伪性和哄骗性,主见返归原始,顺其自然。
【译文】
孔子跟柳下季是朋友,柳下季的弟弟名叫盗跖。盗跖的部下有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扰各国诸侯;穿室破门,掠夺牛马,抢劫妇女;贪财妄亲,全不顾及父母兄弟,也不祭祀祖先。他所经过的地方,大国避守城池,小国退入城堡,百姓被他弄得很苦。孔子对柳下季说:“大凡做父母的,必定能告诫自己的子女,做兄长的,必定能训练自己的弟弟。假设做父亲的不能告诫自己的子女,做兄长的不能训练自己的兄弟,那么父子、兄弟之间的亲切关系也就没有什么珍贵的了。如今先生你,是当世的贤士,然而兄弟却被叫作盗跖,成为天下的祸患,而且不能加以管教,我私下里替先生感到惭愧。我情愿替你前去说服他。”柳下季说:“先生谈到做父亲的必定能告诫自己的子女,做兄长的必定能训练自己的弟弟,假设子女不听从父亲的告诫,兄弟不承受兄长的训练,即使像先生今日这样能言善辩,又能拿他怎么样呢?而且盗跖的为人,思想活泼如同喷涌的泉水,感情变化就像骤起的暴风,勇武强悍足以抗击敌人,巧言善辩足以掩盖过失,服从他的心愿他就快乐,违反他的意愿他就发脾气,简单用言语污辱别人。先生千万不要去见他。”
孔子不听,让颜回驾车,子贡作骖乘,前去会见盗跖。盗跖正好在泰山的南麓休整队伍,将人肝切碎后吃掉。孔子下了车走上前去,见了禀报的人员说:“鲁国人孔丘,听说将军刚毅正直,多多拜托转达我前来拜见的心愿。”
禀报的人入内通报,盗跖听说孔子求见勃然大怒,双目圆睁亮如明星,头发怒起直冲帽顶,说:“这不就是那鲁国的巧伪之人孔丘吗?替我告知他:‘你矫造语言,托伪于文王、武王的主见;你头上带着树杈般的帽子,腰上围着宽宽的牛皮带,满口的胡言乱语;你不种地却吃得不错,不织布却穿得讲究;你成天摇唇鼓舌,特地制造是非,用以迷惑天下的诸侯,使天下的读书人全都不能返归自然的本性,而且虚妄地标榜尽孝尊长的主见以幸运得到封侯的赏赐而成为富贵的人。你实在是罪大恶极,快些滚回去!要不然,我将把你的心肝挖出来增加午餐的膳食!’”
孔子再次恳求通报接见,说:“我荣幸地跟柳下季相识,恳切盼望能够面见将军。”禀报人员再次通报,盗跖说:“叫他进来!”孔子当心翼翼地快步走进帐去,又远离坐席连退数步,向盗跖深深施礼。盗跖一见孔子大怒不已,伸开双腿,按着剑柄怒睁双眼,喊声如同哺乳的母虎,说:“孔丘你上前来!你所说的话,合我的心愿有你活的,不合你的心愿你就等着一死。”
孔子说:“我听说,大凡天下人有三种美德:生就魁梧高大,长得美丽无双,无论少小年长名贵卑贱见到他都非常喜爱,这是上等的德行;才智能够包罗天地,力量足以辨别各种事物,这是中等的德行;勇武、慓悍、果断、英勇,能够聚合众人统率士兵,这是下一等的德行。大凡人们有此一种美德,足以南面称王了。如今将军同时具备了上述三种美德,你高大魁梧身长八尺二寸,面容和双眼熠熠有光,嘴唇鲜红如同朱砂,牙齿整齐如同编贝,声音嘹亮合于黄钟,然而名字却叫盗跖,我暗暗为将军感到耻辱并且认为将军不应有此恶名。将军假如有意听从我的劝说,我将南边出访吴国越国,北边出访齐国鲁国,东边出访宋国卫国,西边出访晋国秦国,派人为将军建筑数百里的大城,确立数十万户人家的封邑,尊将军为诸侯,跟天下各国更除旧怨开启新的一页,弃置武器疗养士卒,收养兄弟,供祭祖先。这才是圣人贤士的作为,也是天下人的心愿。”
【原文】
盗跖大怒曰:“丘来前!夫可规以利而可谏以言者(1),皆愚陋恒民之谓耳(2)。今长大美妙(3),人见而悦之者,此吾父母之遗德也。丘虽不吾誉(4),吾独不自知邪?且吾闻之,好面誉人者(5),亦好背而毁之。今丘告我以大城众民,是欲规我以利而恒民畜我也(6),安可久长也!城之大者,莫大乎天下矣。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汤武立为天子,而后世绝灭;非以其利大故邪?
“且吾闻之,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7),昼拾橡栗(8),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炀之(9),故命之曰知生之民(10)。神农之世,卧则居居(11),起则于于(12),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
《庄子》:盗跖原文译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