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生产量的多少
运行时间
排队时间
操作时间
总生产时间
标准
效率
产出效率
实际的使用时间
可被使用总时间
输入
操作时间=安装时间+运行时间
周转率=总生产时间/附加值时间
产出效率=1/
效率=实际一次生产量的多少
运行时间
排队时间
操作时间
总生产时间
标准
效率
产出效率
实际的使用时间
可被使用总时间
输入
操作时间=安装时间+运行时间
周转率=总生产时间/附加值时间
产出效率=1/
效率=实际产出/标准产出
生产率=输出/输入
利用率=实际的使用时间/可被使用总时间
生产率 (Productivity):输出和输入的比率,对于全局性的生产率通常使用货币来衡量,如销售价除以原材料、劳动力和资本等投入的总和。
效率(Efficiency):工艺的实际输出和标准输出的比值。
运行时间(Run Time):生产一批零部件所用的时间,由生产单个产品的时间乘以批量计算所得的时间。
安装时间(Setup Time):使机器能生产特定产品所需的准备时间。(通常在批量生产环境下)
操作时间(Operation Time):用机器生产一定批量产品所需的运行时间和安装时间的总和。
周期(Cycle Time):从开始到完工所需的时间。
总生产时间(Throughput time):包括产品的实际加工时间和产品在队列中的等待时间。
产出效率(Throughput rate):一定时间内工艺过程的期望输出率。
例1:某生产线依次有6个不同的工位,每个工位的加工时间均为30″,则:
这条生产线的周期:30″
总生产时间:30″× 6个工位÷60″/分钟=3分钟 (无等待时间)
产出效率:3600″/小时÷30″=120个产品
工艺周转率(Process Velocity):总生产时间和增值时间(Value-add time,给产品增加附加值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工艺绩效指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