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ansys谱分析实例地震位移谱分析
二.地震位移谱分析
如图所示为一板梁结构,试计算在Y方框中的Shell thickness at node I TK(I) (壳的厚度)文本框中输入2E-3,定义板壳的厚度为2E-3 m。
4.其余参数保持缺省。单击按钮,关闭Real Constants Set Number 1,for SHELL63(单元SHELL63 的实常数定义)对话框。完成对单元SHELL63 实常数的定义。
5.重复步骤2 的过程,在弹出的Element Type for Real Constants (选择定义实常数的单元类型)对话框的列表框中单击“Type 2 BEAM4”,使其高亮度显示。然后单击按钮,将弹出Real Constant Set Number 2,for BEAM4 (为BEAM4 单元定义实常数) 对话框。
6.在对话框中的文本框中分别输入下列数据:AREA 为,IZZ 和IYY 分别为16E-12,9E-12, TKZ和TKY分别为3E-3,4E-3。
7.单击“OK”按钮,关闭Real Constant Set Number 2,for BEAM4 (为BEAM4 单元定义实常数)对话框。单击“CLOSE”按钮,关闭对话框。
1.选取菜单路径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aterial Props | Material Models,将弹出Define Material Model Behavior (材料模型定义)对话框。
2.依次双击Structural, Linear ,Elastic 和Isotropic,将弹出1 号材料的弹性模量EX 和泊松比PRXY 的定义对话框。
3.在图 的EX文本框中输入,PRXY文本框中输入。定义材料的弹性模量为 N/m2,泊松比为。单击“OK”按钮,关闭对话框。
4.接着双击Density(见图,弹出Density for Material Number 1 (1 号材料密度定义)对话框。
5.在DENS文本框中输入,设定1 号材料密度为3 Kgm3。单击“OK”按钮,完成密度定义。选取路径Material | Exit,完成对材料模型的定义。
6.单击 的ANSYS Toolbar (工具条)上的“SAVE”按钮,保存数据库文件
1.选取路径路径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odeling | Create | Keypoints | In Active CS,将弹出Create Keypoints in Active Coordinate System (根据坐标创建关键点)对话框。
2.在对话框中,输入Keypoint number (关键点号)为1,X,Y,Z 位置分别为0,0,0。可用Tab 键在输入区之间移动单击按钮,完成关键点1 的定义。
3.对下面的关键点及X,Y,Z 位置重复这一过程:
关键点2:0,0,
关键点3:0,0,
关键点4:0,0,
输入完最后一个关键点后,单击“OK”按钮。图形输出窗口将显示刚创建的各个关键点。
4.选取菜单路径Utility Menu | PlotCtrls | Pan ZoomRotate,将会弹出 提供的Pan-Zoom-Rotate (平移-缩放-转动)对话框。
5.单击对话框中的“BOT”按钮,改变图形输出窗口中的视图方向,以便看出建立的四个节点的位置。
6.选取菜单路径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odeling | Create | Lines | Lines | Straightline,将弹出Create Straight Line (创建直线)拾取对话框。
7.在图形窗口中单击关键点1、2 创建直线L1。然后依次单击关键点2、3 和关键点3、4,创建直线L2,L3。
8.选取菜单路径Utility Menu | PlotCtrls | Numbering,将弹出Plot Numbering Controls(序号显示控制)对话框。
9.在Plot Numbering Controls (序号显示控制)对话框中单击Keypoint numbers 关键点序号()、Line numbers (线的序号)和Area numbers (面的序号)所对应的复选框,使其变为“On”,然后单击对话框中的“OK”按钮关闭对话框。
10.选取菜单路径Utility Menu | Mul
ansys谱分析实例地震位移谱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