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背景研究
第1节:中国消费革命(1)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开始高速发展,中国的消费在这段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同时,,。
中国消费革命的基础是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以及购买力的飞跃,为了以事实描述中国消费革命,本章先从宏观角度以数据具体体现人均收入和购买力的巨大增长,再从微观角度以数据反映中国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基本消费(如住房)的快速成长,并以可折射出消费升级的具有象征性意义的消费类别(如汽车、旅游、保险)的跳跃增长变化加以论证。
一 中国人均GDP地图
图表1-1 中国东中西部人均GDP和相对比例的变化单位:元/人,当年价格人均GDP1980199020002002东部59822401133414363中部391133859827047西部3081**********中部/东部(%)65605349西部/东部(%)53524139 资料来源: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1999,2001,2003)。 说明:将人均GDP水平分为4个层次,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来。2002年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深圳以及港澳台的人均GDP超过人民币20000元,居第一层;沿海地区人均GDP在10000~20000元之间,居第二层;最为普遍的是广阔的中西部地区,另外加上海南省,人均GDP从5000~10000元不等;而甘肃和贵州最低,人均GDP在5000元以下。二 从图表1-2可以看出,1990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转折点,其后,人均年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而且一直保持一个较高速度的增长态势。1中国消费革命同时,也可以看出,随着收入的增加,城乡差距也在逐步拉大,特别是1990年之后,这个趋势更加明显。从增长速度来看,2002年以后这个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拉大。
图表1-2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表及人均年收入飞跃路线图单位:元年份农村居民家庭
人均收入城市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年 份农村居民家庭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
社会零售总额反映消费的增长,是中国消费变革的具体体现。从图表1-3数据可以看出,与1978年相比,。1990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此之后社会零售总额增长的速度明显加快,一直维持到2002年,而且还可能延续得更远。
图表1-3 中国社会零售总额的增长表及社会零售总额飞跃路线图19781980198519901995200020012002总额(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
三 恩格尔系数反映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从1978年到2002年,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都有大幅度的下降。从图表1-4中可以看出,它们几乎总是保持着同样的变化趋势。1995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转折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此之后的下降速度都显著加快了。
图表1-4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19781980198519901995200020012002城市家庭恩格尔系数(%)(%)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
在收入和消费都增加的同时,全国的储蓄总额也以一个较高的速度增长。1990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此后,增长的速度和绝对值都显著提高。2000年后,增长的速度进一步提高。
图表
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报告-卢泰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