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启蒙教育学论文.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启蒙教育学论文
一“怎么样培养人”
教育启蒙的方法论聚焦在认定了“谁来启蒙”的前提下,如果启蒙主体的合法性具足、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支配,那么“怎么样启蒙”的问题势必要与启蒙主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关联。在教育的“启蒙”实践中,“怎么样明失去了人本来所有的自决性。从人类实践史看,“启蒙时代”以来,自由逐渐被赋予了天然的合法性。近现代彰显的自由精神,体现的是人趋于“完善”的实践冲动:(1)“一种由自己开始一个相继诸物或诸状态的序列的能力”的自发性自由,是人实践自由的前提基础,但它必然要走向理性自由;(2)由外部规限的自由走向自律的自由,即形成自主支配的自由;(3)由实践自由和自律的自由走向至善的自由,最终成为自我完善、自我解放的“自由人”。可见,“(1)→(3)”表现了上逐级发展的态势,与人类总体实践中“人”的发展阶段相一致:“一是,自然形成的‘人的依赖关系形态’;二是‘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三是‘建立在个人发展和他们共同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的自由个性’的形态”。在这三个阶段中,历史发展的事实而非社会进化论的偏执,指证了自由的内在需要和发展的趋向。但是,根本地讲,这一跃升的过程不仅是“自为”的结果,也需要借助外部实践来达成。在相当程度上,人类的“启蒙”实践既内在包含着维护自由的倾向,也是为了自由的进一步生成。作为人类的总体实践,教育不仅赋予自由以本体论的承诺,也是对自由的目的论承诺。如果基于进步价值的判断,教育的“启蒙”实践对自由的维持与生成,具有以下意义:第一,自由自主的“人”生成,是人类实践的内在目标,而自由意味着人对原始状态的“背离”,教育的“启蒙”实践初衷就是使人脱离“蒙昧”,使人成之为“人”;第二,自由并非无限制的,教育所努力的是将人的自发性自由转向理性自由;第三,以“自发性自由”为前提,教育致力于培养“自由实践的人”,创造条件让个体接受理性自由的指导,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第四,在原有的“自由”的基础上,通过培养“自由实践的人”,使人迈向更高更自由的阶段(乃至建立自由民主的社会)。因此,可以说,教育实际上是孕育“自由”的重要场所,它以自由为“始基”,以培养人的自由意识和自由的能力为内容,形成个体自主自决的可能性,并致力于将其转变为改善人的存在状况的现实可能,使人从“束缚”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从相当程度上说,“自由实践的人”构成了教育启蒙的内在目标。
2.独立思维的人
人类的“启蒙”实践经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17-18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和18世纪的“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逐渐形成了统称为“启蒙精神”的精神传统。其中,独立批判精神较为集中体现“启蒙”的精神内核,它建立在理性与自由的基础上,是指善于独立思考、富于质疑精神、立足于现有思维的创新与超越的思维能力与精神品质,是人类总体思维高度技巧化和理论化的结果。对于个人而言,独立批判精神即是人的独立批判思维体现出的一种精神气质,更多地指向个体的思维水平和思维模式,但它并不是一种对于所有人都普遍存在的,极可能受到非理性思维和自由条件的限制而被遮蔽。经过个体独立批判思维的“普遍化”,就形成众多个体独立批判思维组成的社会批判精神。独立思维能在个体身上的“觉醒”,“会不可抗拒地向前挺进,去反对现存秩序,把它召唤到思想法庭上,向它的合法资格、它的真理性和有效

启蒙教育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79277932
  • 文件大小41 KB
  • 时间2022-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