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自然主义美学论文.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自然主义美学论文
11
假如说桑塔耶纳是美国自然主义美学的奠基人,那么杜威(JohnDewey,1859-1952年)就是美国自然主义美学的拓展者。如前所说,桑塔耶纳、杜威的美学阅历与生活阅历分别开来的做法,而这其实正是主见审美自律的西方美学思潮所强调的。杜威对这种思潮是很不满的。他指出:“在一般概念中,艺术品常被等同于人的阅历之外的建筑、书籍、绘画或雕塑。由于实际的艺术品是这些产品运用阅历并处于阅历之中才能达到的东西,其并不简洁为人所理解。”还说:“一旦某种艺术品获得了经典的地位,它就或多或少地与它的产生所依靠的人的状况,以及它在实际生活阅历中所产生的对人的作用分别开来。”
这种把艺术作品与生活阅历分别的观念,之所以造成艺术“不简洁为人所理解”,从创作上讲,艺术家会依靠理论把艺术创作当作“自我表现”的手段,而不去迎合经济力气的洪流,所以他们往往会把艺术的独立性夸张到反常的程度,使艺术产品变得越来越奇妙而费解,产生出一种病态的“个人主义”。现在看来,杜威对现代主义艺术的批判不是全无道理的。从艺术欣赏方面讲,一个艺术品一旦取得了“古典作品”的地位,就会被脱离开产生它的实际生活阅历,而被博物馆、展览馆之类孤立起来,变成与生活割断了联系的独立王国。杜威认为,这正是造成一般美学理论的错误根源。由于受上述美学理论的影响,也使得一般人对生活中具有巨大生命力的艺术,如电影、连环画以及关于恋爱、谋杀案的故事等视而不见,认为这不是艺术。他还举了一个例子,说明艺术作品与生活阅历的关系:巴特农神庙原本是雅典公民的阅历的表现,它不是作为纪念品而是作为纪念堂来供当时雅典公民活动的。而正是那些美学上的错误,使巴特农神庙在理解上完全被孤立成了一个独立王国。因而,杜威强调,艺术哲学的重要任务就在于“恢复作为艺术品的阅历的精致与猛烈的形式,与普遍承认的构成阅历的日常大事、行动以及苦难之间的连续性”。关于艺术本身,杜威从阅历主义动身,也提出了自己一系列的独到见解。对当时流行的艺术是直觉或是心灵表现的说法,杜威不以为然。他认为,心情的宣泄是表现的必要条件,但却不是表现的充分理由。在他看来,一个小孩啼哭并不是表现,而当小孩为一个目的而啼哭时,才是艺术的发端。由于这时啼哭这个行为是被作为达到一个预期目的的效果了,“这个变化是每个艺术行动的标志”。杜威也不赞成艺术表现的直觉说。他认为,艺术表现必需有媒介。啼哭不是艺术,不需要媒介,但艺术需要媒介,只有这样才能表现,才有艺术。“假如不是与作为自我与客观状态相互渗透,一个人对自己所认同的群体所赢得的胜利的喜悦,或者对于一个伴侣死亡的哀痛,就是不行理解的。”
这也就是说,表现的动作总要使用媒介的,媒介与表现的动作之间是有联系的。表现本身就是从自我中出来的某些东西与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艺术即阅历”动身,杜威强调艺术阅历是会给人带来新的阅历的。他很欣赏马蒂斯在回答一位妇女对他的画“画的不像”的指责时所说的话:“用不着像,它只是一幅画”。杜威认为,艺术不是仿照,而是制造,艺术制造出的是一个新的阅历,所以它“用不着像”。从“艺术即阅历”动身,杜威还强调艺术作品是一种能不断给人以阅历的阅历。对作者来说,艺术作品原本无固定原意存在;对欣赏者来说,一个人假如用审美的方式去对待艺术作品,他就会制造出新的阅历,而对每个欣赏者来说,得到的阅历都不会是完全一样的。一个艺术作品只有不断地处在某种共性化的阅历之中,它才是真正的艺术作品,也才能给人更猛烈更圆满的美感阅历。这也就是说,在杜威看来,作为意义的艺术作品的阅历是开放的,是不确定的。这颇有些像后来的接受美学。从“艺术即阅历”动身,杜威很自然地反对当时流行的“有用的艺术与美的艺术”的划分。他认为艺术都是具有工具性的,对人都是有用的,人们利用艺术中既往的阅历,不断制造新的阅历。这种“新的阅历”是具有着想象性的,而“想象是善的工具”。杜威所说的艺术的工具性还包括艺术所具有的交往性。杜威认为,艺术能把个别的阅历供应给大家,供大家共享。艺术作品能唤醒人们对于共同世界的意义的新感知。“在一个布满鸿沟与围墙,限制阅历的共享的世界中,艺术作品成为仅有的,完全无障碍地在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媒介。”在他看来,哲学家迷失于个别与一般、主观与客观、自由与秩序的对立,而这在艺术作品中是不存在的,它们是联系在一起的。假如说桑塔耶纳的自然主义美学主要探讨的是美感,那么,杜威则主要探讨的是艺术。“艺术即阅历”这一命题的提出,明显是与主见审美自律的西现代美学主潮的精神不相吻合的,因而也明显地体现出了美国自然主义美学的特色。
托马斯门罗(ThomasMunro,1897-1974年)是继桑塔耶纳、杜威之后,美国的又一位自然主义美学家。他对两

自然主义美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lphago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2-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