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柱下条形基础计算方法及步骤.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优选
柱下条形根底简化计算及其设计步骤
:
柱下条形根底通常在以下情况下采用:
,当上部构造传下的荷载较大,地基的承载力较低, .
优选
假设∑M'=0时,那么上述M,V表达式为
假设∑M=0时,那么上述M,V表达式为
但p'j1和p'j2公式中的p'jmax和p'jmin可简化为
假设∑M=0和∑M'=0时,那么上述M,V表达式为
根底梁边处翼板有效高度
根底梁边处翼板截面配筋
式中,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y—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其余符号同前述

当上述∑M'≠0时,对于带有翼板的根底梁,一般可以不考虑抗扭计算,仅从构造上将梁的箍筋做成闭合式;反之,那么应进展抗扭承载力计算.
. .
优选

在采用净力平衡法和倒梁法分析根底梁力时,应注意以下六个问题:
第一,由于根底自重和其上覆土重将与它产生的地基反力直接抵消,不会引起根底梁力,故根底梁的力分析用的是地基净反力.
第二,对a1和a2悬臂段的截面弯矩可按以下两种方法处理: ,然后两者叠加得最后弯矩; ,全由悬臂段承受,不传给其它跨.
第三,两种简化方法与实际均有出入,有时出入很大,,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一种方法计算同时,采用另一种方法复核比较,并在配筋时作适当调整.
第四,由于建筑物实际多半发生盆形沉降,:,宜在边跨增加受力纵筋面积,并上下均匀配置.
第五,为增大底面积及调整其形心位置使基底反力分布合理,根底的端部应向外伸出,即应有悬臂段.
第六,一般计算根底梁时可不考虑翼板作用.
静力平衡法
静力平衡法是假定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不考虑上部构造刚度的影响根据根底上所有的作用力按静定梁计算根底梁力的简化计算方法
:
Œ先确定根底梁纵向每米长度上地基净反力设计值,其最大值为pjmax*b,最小值为pjmin*b,假设地基净反力为均布那么为pj*b,如图中虚线所示:
对根底梁从左至右取别离体,列出别离体上竖向力平衡方程和弯矩平衡方程,求解梁纵向任意截面处的弯矩MS和剪力VS,一般设计只求出梁各跨最大弯矩和各支座弯矩及剪力即可.
:
地基压缩性和根底荷载分布都比较均匀,根底高度大于柱距的1/6或平均柱距满足
. .
优选
l,£,且上部构造为柔性构造时的柱下条形根底和联合根底,用此法计算比较接近实际.
上式中 lm—根底梁上的平均柱距
其中ks—基床系数,可按ks= p0/S0计算(p0为根底底面平均附加压力标准
值,S0为以p0计算的根底平均沉降量),也可参照各地区性规按
土类名称及其状态已给出的经历值.
b0,IL—根底梁的宽度和截面惯性矩.
Ec—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仅供参考评议):
Œ由于静力平衡法不考虑根底与上部构造的相互作用,,这样计算所得的根底梁不利截面的弯矩绝对值一般还是偏大.
,从绝大多数建筑的实际刚度来看均介于绝对刚性和完全柔性之间,,例如,剪力墙体系的高层建筑是接近绝对刚性的,而以屋架--柱--根底为承重体系的排架构造和木构造以及一般静定构造,,对于中等刚度偏下的建筑物也可视为柔性构造,如中、低层轻钢构造;柱距偏大而柱断面不大且楼板开洞又较多的中、低层框架构造以及体型简单,长高比偏大(一般大于5以上)的构造等等.
倒梁法
倒梁法是假定上部构造完全刚性,各柱间无沉降差异,将柱下条形根底视为以柱脚作为固定支座的倒置连续梁
. .
优选
,以线性分布的根底净反力作为荷载,按多跨连续梁计算法求解力的计算方法.
:
Œ,但它只适用于梁各跨度相等且其上作用均布荷载的情况,它的计算力表达式为:
M=弯矩系数*pj

柱下条形基础计算方法及步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286107238
  • 文件大小132 KB
  • 时间2022-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