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旅游发展论坛佛谷神湖,博尔塔拉兵地携手旅游产业发展高峰研讨会策划方案一、策划目的素有“中国西部第一门户”之称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最西端陆路口岸所在地,是新疆 5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是新疆面积最小的地州,面积相当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方公里的土地上, 这里生活着 44万蒙古、汉、维吾尔、哈萨克、回等 35 个民族。与此同时,总人口为 11万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也地处博州境内, 辖 11个农牧团场,其中 8个为边境团场,边境线长 380 公里。因此这里民族风情浓郁,地域文化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特别适于打造“新疆旅游目的地”。博州具有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性、地理区域开放性和历史文化丰富性等特点, 景区景点具有“集中多样、特色鲜明、易于整合”等优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远的历史文化,造就了这里丰富而较为独特的旅游资源。按《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资源分类,在 68种中国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中博州有 19种,特色鲜明,层次丰富。以高山、湖泊、泉水、怪石、湿地、森林、荒漠、峡谷以及丰富的动物、植物物种构成了一幅完美的景观。博州旅游资源拥有全疆、全国乃至亚洲、世界之“最”,有新疆最大的高山湖泊赛里木湖,有全疆最大的内陆盐水湖艾比湖, 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哈日图热格,有全国唯一以自然资源温泉命名的县温泉县,有亚洲规模最大的怪石群哈布图哈怪石峪,有亚洲最大的白梭梭生长地甘家湖白梭梭自然保护区,有西部过货量最大的口岸阿拉山口口岸,有全疆最长( 180 米) 的高温陶瓷彩色壁画博尔塔拉壁画长廊(展示蒙古族东归、西迁的历史画卷), 有全国独有的赛里木高山冷水鱼高白鲑和凹目白鲑,有全疆面积最大、最集中、具有原产地商标的精河枸杞,有世界罕见的与恐龙同时代的活化石新疆北鲵……当然这里还有独具特色的“中国屯垦旅游”主体品牌为中心的兵团军垦文化,作为红色旅游基地之一,其军垦文化、农业观光、边境旅游、绿洲生态四大旅游基地建设也初具规模。长期以来,博州和五师在探索区域融合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彼此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方面也逐渐探索出成功之路。但不尽如意的是,尽管博州境内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开发点较多,却缺乏像云南的西双版纳及疆内的喀纳斯、天池、那拉提那样的旅游精品名牌,制约了旅游资源向经济优势转化。这些年全国、全疆新兴旅游区、成熟旅游产品不断涌现, 对博州旅游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重要挑战。特别是伊犁、克拉玛依、阿勒泰(喀纳斯) 、塔城等周边地区旅游产业异军突起,以及精伊霍等铁路通车,分流了相当一部分原本要在博州驻留的客源,把博州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数量不升反降,博州(包括农五师)旅游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并已日渐显现出来。因此博州要把旅游业做大做强,就应尽力尽快推出一批在疆内外、国内外叫得响的知名品牌,必须具有精品意识,实施精品牵动战略,靠精品树立博州旅游形象。那么如何运用战略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进一步促使博州及农五师旅游产业升级?如何让博州和农五师旅游适应国内外旅游市场的新需求?如何在旅游规划与开发建设中保护博州和农五师旅游资源和环境质量,提炼出具有地域特色人文精华,展示鲜明的旅游形象,并取得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这些问题将是博州和农五师旅游产业今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和全国十九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不断推进, 国家从多方面给予实质性的政策支持,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实现长治久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难得机遇。湖北对口援建博州和农五师就是契机。那么在这种机遇面前,博州和农五师如何依托其自身的资源优势、抓住机遇, 通过区域联动, 做大做强区域融合经济,推动经济社会特别是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更是当前值得深入探讨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策划的这次新疆旅游发展论坛-——“佛谷神湖,博尔塔拉”兵地携手旅游产业发展高峰研讨会,立足科学发展观,凝聚并借用国内一流旅游方面专家学者的智慧,用多学科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来进行思考、研究新疆特别是博州旅游发展方向,从而寻求一条政府、企业、市场和当地百姓共赢的发展之路,为博州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囊库”作用。二、博州和农五师旅游产业发展基本思路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与景观设计必须以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以创造未 3 来文化遗产作为重要指导思想,不仅要继承、保留过去,更要创造未来。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不断追求和借鉴新的旅游文化和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在传承和发展之间开拓出新的路径,实现旅游经济跨越式发展。因此必须结合当前国家旅游、新疆旅游发展的新态势,通过文化品位提升与品牌形象塑造,实施培育精品旅游景区景点战略,提高旅游综合管理能力,扩大客源市场规模,从而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
新疆旅游发展论坛·博州旅游产业发展高峰论坛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