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习信息技术迎接教育革命学习信息技术迎接教育革命灵宝阳店四中何国琛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 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世界各国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都非常重视, 我国如不在这方面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就会进一步拉大与其他国家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上的差距。因此, 我们必须增强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要改变以往按部就班推进的模式, 以跳跃式的发展模式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 2 信息技术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都是广阔而深远的,而对教育的影响用一场革命来形容, 也不为过。为此教育部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我们的中小学教师们准备得怎样了呢?通过以下一则材料我们来看一下教师与新型教育模式的差距。摘于《人民教育》—— 21 世纪的新型教育模式: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任何时间与自己需要的、高水平的人士相沟通获得最需要的学习指导建议、学习信息和学习资源采用最有效的学习模式实现学习目标。这种新型教育模式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据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无校园围墙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它将成为 21 世纪教育实效性、自主性、终身化发展目标的基本模式和基本途径。这种新型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 3 1. 学生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主体。 2. 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 所担任的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作用是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他们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3. 信息技术在这个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通过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 以学习者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信息; 以最快捷的方式传递信息; 以最符合人的思维规律和思维习惯的方式处理信息。这个作用, 是通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殊优势, 构建起有效的呈现、传递、处理信息的新型教育模式而得到充分发挥的。 4. 整个学习过程是开放的、自由的和相对宽松的。反观现状,笔者所处,多数同行仍以传统教育思想及观念指导自己,仍以传统教学方法——黑板加粉笔教授知识。在现代社会这无异于赶着马车上高速公路去和别人竞争。因此必须改变观念, 提高认识, 努力学习信息技术, 迎接教育革 4 命的到来, 为适应新型教育模式, 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做好准备。信息技术教育有哪些特征? 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特征基础性。它决定了信息技术教育是与其他传统基础课程, 如语文、数学、外语等一样的文化基础教育。高投入与高技术性。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需要建立专用的联网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 以及相应的硬件设备与软件环境,并需要具有专门信息技术的教师和技术管理人员。高速发展性。信息技术发展迅速, 其硬件设备、软件环境、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等都需要不断更新。工具性、实践性与应用性。必须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上机、上网等实践活动, 并注意在教学活动中贯彻从生活中选取实例,再回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综合性、渗透性与变革性。信息技术综合了人类最新的科 5 学技术, 并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生活等领域, 促进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新的网络与多媒体信息技术也促进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 决定了它对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方法、体系和模式的改革,加速了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那么如何去学呢? 首先,教师观念的转变。(一)变传递型为引导型。教师将由事件的重述者和经验的传递者, 转型为学生学习的刺激者和协作者。教师要做“领航员”, 提供变换学习跑道的建议以及关于学习方向的重要指导和援助。(二)变复制型为创造型。照本宣科、条条框框的教学方式必然被淘汰, 取而代之的将是具有敏锐观察力和强烈的感召力, 善于质疑, 引发学生思考, 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创造型教师。(三) 变专科型为通识型。信息时代只有具备了自我导学, 能不断更新知识的通识型教师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 6 展,也才能在全民终身教育的大潮中发挥重要作用。(四)变专制型为交流型。信息时代的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 其开放性特征使不同文化在相互融合。这就自然要求教师成为一名促进学生发展的交流型教师。其次,大量投入。 1、资金投入。信息技术依赖于计算机和网络,在没有条件的地区首先应创造条件, 配置硬件、培训教师、购买教学资料等等, 可尝试社会、学校、个人三方筹集资金,保证硬件建设。 2、精力投入。一个崭新的课题,要在既有教学任务,又有学习压力的情况下拿下,对教师来说实为不易,但钻研本身其乐无穷。思想的高度认
学习信息技术 迎接教育革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