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出口辉煌不再
陈 刚 从今年开始,中国彩电出口就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可以预见的是,这一行业的出口前景依然黯淡。
随着我国家电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步伐的加快,专利问题已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今年来了不少麻烦,中国企业积极应对,甚至专门成立中彩联,用抱团的方式来与美国ATSC制式委员会谈判。中彩联董事长樊文建曾表示,他对出口美国抱有很大信心,但从上半年的市场反馈来看,这种抱团显然并没有取得成功。此外,去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欧盟RoHS,也对中国整机企业提出了挑战。
美国实行ATSC标准后,我国彩电企业究竟要交多少专利费还没有确定。但由于我们国家的家电企业基本不掌握核心技术,所以也几乎不掌握专利。部分彩电企业的负责人表示,目前彩电厂家联盟所进行的专利费谈判没有什么可运作的空间,他们现在只能进一步观望,在专利费未最后确定前,他们不敢贸然接美国的订单。正是因为如此,往年在广交会上非常活跃的彩电企业,有许多干脆选择放弃今年的广交会。
第三,台湾液晶显示器厂商大规模OEM打乱了中国其他企业的正常做法,导致很多企业纷纷采用OEM的方式来获取利润。国外彩电巨头是台湾OEM最大的客户,2007年8月,索尼全球电视业务本部高级部长吉川孝雄就明确表示,索尼将优先发展大屏幕电视,小尺寸液晶电视方面将交给台湾企业OEM。这样,台湾OEM的数量以几何级增长。对此,创维彩电事业本部总裁杨东文也曾坦言,台资代工厂的发力,会给中板代工业务带来一定压力。
此外,中国的彩电企业还面临着与技术更先进的欧美、日本、韩国厂商的竞争压力。中板大屏幕电视上半年平均降价幅度约10%,这使它们成功地抢占了中板电视市场超过50%的份额。在电视机的销量与销售额上,7大外国彩电企业已超过了排名前7位的中国同行。上半年,包括飞利浦、三星、唯冠、冠捷科技等在内的7大外资电视机生产商共生产了272万台液晶电视。%出口海外,%的产品则进入了中国。
预测
从长远来看,中坦。
首先,从整个彩电产业链来看,我国的彩电制造商处于一种被动和相对弱势的地位。日本、韩板彩电的关键资源,我国的彩电生产商目前只能被动地跟随上游的变化而变化。在日常经营中常常表现为,淡季时上游资源丰富,旺季时却无法拿到充足的显示屏。这使得中国彩电厂商缺乏主动权,直接影响了中国彩电的出口表现及潜力。
01
其次,中国彩电在结构上严重失衡,并与全球趋势不同步。目前,在全球平板市场上,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的比例是6:4左右。但在中板电视的发展严重失衡,大约为1:9。据《2007年中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调研二季度报告》统计,2007年上半年板电视销量达到360万台,其中液晶电视330万台,%,占绝对主导地位。等离子电视的销量为30万台,继续处于劣势。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今年上半年我国仅剩下少数几家彩电生产商在生产等离子电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CRT彩电、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和背投彩电将共同存在,中国彩电企业竞
彩电出口辉煌不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