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广西驮英水库灌区规划设计思路
摘要:
,分宁明、客兰、东门、江州4个灌片,以自流灌溉为主,总体布置输水工程、提水灌溉工程和田间工程3部分。文章主要阐述田间工程规划原则和思路,分析土地平整、商调整。本项目格田的规划主要参照项目平整区的情况,平整区外的格田布局基本保留现状,不再重新进行调整。
,水稻淹灌片干渠、支渠直接向斗渠输水,斗渠以下结合地形布置农渠。干渠、支渠实行续灌,支渠以下斗、农渠实行轮灌。轮灌分组结合实际情况加以选定,使各轮灌组的流量基本相等,每一轮灌组的斗、农渠输水能力与干渠能供给的流量相适应,且轮灌组斗、农渠道要集中,以便于管理。斗、农渠跨道路处须设置涵管。根据机耕和灌排的要求,采用“沟―渠―路”的方式进行布置。其中排水斗沟布置在斗渠左侧,沿斗渠方向布置,斗渠垂直支渠布置,农渠垂直斗渠布置,毛渠垂直农渠布置。末级固定渠道(农渠)与排水沟(农沟)根据地形条件采用平行相间布置,斗、农渠尽量沿其灌溉范围的最高地带布置,以满足自流灌溉的要求。同时,沟渠分割的地块力求整齐、基本方正,以便于机械化耕作和田间工程布置。斗、农渠比降根据灌区地形并结合渠床性质选定,控制在1/1000~1/2000之间,横断面尺寸根据轮灌制度和水力计算确定。灌区内斗、农渠均采取防渗措施,“U”型槽,农渠则从保持田间生态平衡角度考虑,仅采用土料夯实防渗,断面采用梯形,,。单条斗渠长度为1730~2100m,间距为400~500m;农渠长度为400~500m,间距为100~200m,其布设与农机具宽度相适应。农沟的过水断面面积根据实际过流要求确定。格田的长度为60~80m,宽20~30m,长边沿等高线布置;格田均设置单独的进、出水口以消除串灌串排现象;。农渠(沟)边设置乡村人力车道或畜力车道,,;斗渠边设置单车道的机动车道,,为泥结石路面,,路两侧各植树一行。斗渠量水拟利用左江治旱工程驮英水库灌区安装的大型灌区自动化测控系统进行,即通过在斗渠设置渠道遥测与流量监测自动化系统量水。具体做法是在斗渠入口处设置无人水情遥测站,自动测报实时渠道水位值,通过无线网将数据传至系统中心站,了解配水情况,再通过闸门控制站进行调水分配。另在田间设置无人气象站,亦通过中心站监测小范围内降雨量、微水位、风速、蒸发、温、湿度等田间气象参数,供配水预测参考。
。甘蔗及其他旱作物采用沟灌型式,支渠下布置斗渠,斗渠以下结合地形布置农渠。干渠实行续灌,干渠以下斗、农渠实行轮灌。甘蔗沟灌田间工程,采用“沟―渠―路”的方式进行布置。其中排水斗沟布置在斗渠左侧,沿斗渠方向布置,斗、农、毛渠布置与水稻田相同,垂直毛渠布置输水沟,垂直输水沟布置灌水沟。当坡度不大时,灌水沟沿地面坡度方向布置,基本垂直于等高线;当坡度较大时,将灌水沟布置成与地面坡度方向成锐角,以减缓灌水沟的坡度,有利于田间自流灌水。田块的长度、宽度分别为600和400m。斗渠间距约为400~500m,农渠间距约为200m,纵坡约为1/1000
探究广西驮英水库灌区规划设计思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