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政党执政论文:政党执政能力试析.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政党执政论文:政党执政能力试析
本文作者:刘东杰作者单位:中共淮安市委党校
政党与公共政策的逻辑关系
“政党是当今世界各种类型的民族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全世界180多个民族国家,不存在或不允许政党存在的国家不足20个”[3]180。可性和全局指导性。通常,这些政策规划作为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或中央人民政府经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条目。地方各级党的代表大会和委员会通常要对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出台的政策规划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进一步具体化,然后再经由相应的地方人大会议、常委会或者地方政府直接通过成为具有操作性,指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政策。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公共政策最主要的权威来源,其政策规划建议是否正确、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指导性,都决定着国家主要公共政策群的科学合理及解决公共问题的效力。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汲取一些教训。如“文化大革命”系列政策等,一定程度脱离客观实际,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这反映了特定时期我们党在政治挂帅下弱化了的政策规划能力,严重削弱了党在该时期的执政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针对国家经济社会落后的客观实际,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坚持改革开放的发展路线,制定了一系列切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规划,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生机活力提供了宏观的政策指导。当下,在党和国家大力倡导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背景下,应当更加注重提升党的政策规划能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
(二)推动政策执行的能力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公共政策执行运动的肇始和发酵,人们逐渐摆脱了传统的认知,即政策制定出来后,便会按照期望被顺利执行,人们越来越重视执行在政策目标达成中的重要环节价值,正如美国学者艾莉森所说,“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6]。在政策科学引进我国后,也基于现实一些政策失败问题的困扰,我国也将政策执行的研究提上日程,党和政府对于良好政策的执行状况、达成效果,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我们党是执政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存在着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以党干政的现象,党组织执行国家公共政策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的党组织审判、党组织收税的现象就是例证。这模糊了党政之间的界限和区别,同时也弱化了我国政府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明确指出要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和“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并首次论及了政党与国家机关职权范围的问题。“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三大报告在党的文件中首次正式提出‘党政分开’,对‘党政分开’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做出了具体部署,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开始进行全新探索”[7]。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国外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思想在国内的传播、消化、吸收、借鉴,如今我国初步建立了党的宏观领导和政府具体管理服务的党政适当分开的政党政治体制。各级党组织不再直接进入政策执行过程,而主要是通过政治动员、组织领导、思想教育等间接的方式作用于政策执行过程。政治动员,主要是指党充分发挥其在政治领域的舆论主导地位,充分利用政策权威执行主体的党员政治身份,通过宣传教育和严格党纪

政党执政论文:政党执政能力试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79277932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22-07-10